每到年末,鋼廠為了來年訂單的順利組織,紛紛調整新一年度的訂貨政策。近日,記者了解到,臨近春節,與往年相比,今年,一些鋼廠紛紛推出了更大的優惠政策,向貿易商拋出“橄欖枝”。
據業內相關機構調查顯示,從國內53家建筑鋼材生產廠家的2013年年度政策發現,樣廠中有43家對建筑鋼材延續了去年的年度政策,占比81.13%,另有9家鋼廠加大了對經銷商的優惠力度,而縮減了優惠力度的僅有1家。
據調查,53家建材鋼廠中有10家調整了年度政策,其中有9家通過提高代理商優惠、增加補貼與年底返利、提高承兌付款比例、承兌貼息幅度下降、降低保證金等方式,加大了對經銷商的優惠力度。
其中,在增加優惠政策的9家建筑鋼廠中,建筑鋼材保證金由2012年400元/噸*年度協議量降至200元/噸*年度協議量;中鐵2013年保證金由2012年30萬元/千噸降至20萬元/千噸;西南地區2013年保證金由2012年1000萬元降至800萬元;則取消保證金制度,據悉,2012年的保證金為500萬元。
鋼廠增加訂貨優惠政策對貿易商來說是利好消息。嘉華盛和鋼鐵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龍江由衷地說:“跟往年相比,鋼廠增加訂貨優惠對我們貿易商來說肯定是一件好事。2012年整個鋼鐵行業不景氣,銀行信貸收緊,經銷商資金壓力本來就很大,鋼廠降低保證金有利于緩解經銷商的資金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鋼廠增加訂貨優惠幅度確實有利于促進經銷商的訂貨量。某建材大戶透露,今年向河北鋼鋼集團的訂貨量每月仍然保持在7萬噸左右。北京智恒達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經理李明一也表示:“我們和往年相比,訂貨量略有減少,但每月仍然保持四、五萬噸的訂貨量。”
事實上,隨著新領導班子上臺以及城鎮化的繼續進行,后期以為代表的建筑鋼材消費量仍有繼續上行空間,在2013年建筑鋼材預期向好的情況下,鋼廠還會愁來年的訂單嗎?
北京市萬順發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蕭文亭指出:“2012年為鋼貿行業洗牌期,不少鋼貿企業被洗牌出局,這些代理商、協議戶去年中途退出代理機制,受此影響,一些鋼廠因此而減量甚至虧損。因此,今年部分鋼廠已經注意對代理商的挑選,部分風險比較大的貿易商,還不會被考慮。而目前正處于春節來臨之際,鋼貿商由于資金緊張、出貨不暢,因此向鋼廠訂貨不積極。”
對此,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巍指出:“去年鋼廠大部分都呈虧損狀態,2013年大家普遍預期較好,鋼廠加大優惠力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鋼貿企業訂貨,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南方的鋼貿商訂貨,使得北方資源南下,擴大銷售渠道,占領市場份額。在市場好轉的前提下,擴大銷售渠道,增加銷量,也有利于增加利潤,彌補去年的虧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