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作為一個旁觀者,想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杭總應該說是一個聰明,敢想,敢干,敢說的人,也善于抓住機遇。搞企業這么多年,這么個下場是大家,包括他自己幾年前萬萬想不到的。究其原因,個人的因素是要占主要的
有人說他目的是騙銀行的錢,騙集資者的錢完全是不對的,這么說的人是痛打落水狗的看客心態,完全不了解前因后果。當年杭總抓住機遇開發了不銹鋼交易城還是相當成功的,賺的鈔票據說上億之巨,完全可以功成名就,舒舒服服過日子,何來幾年后要靠騙錢為目的?所以個人的性格決定命運,很多人只是沒有得到表演的舞臺罷了。正因為交易城的成功讓他覺得干什么事都可以成功,這是大多數成功者心態,有了錢就要賺更多的錢,自信滿滿的他決定挾房地產賺的巨資繼續投資,做大做強他的不銹鋼,甚至可以成為行業的老大,繼續他的閃亮人生。所謂國外房產應該就是這時候的想法,而不可能是混不下去了轉移資產。所以不要用有色眼鏡來看一個落馬富豪,把人家的目的一概想得很卑鄙。
具體講為什么會投資失敗,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講法,就像一把斗地主的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法。有的敗筆可能自己還認為是得意之筆。在此,我只談談個人的想法。
他一開始主要的投入是AOD煉鋼爐,這種設備的特點是投資大,產量大,質量好,最關鍵最致命的是噸鋼成本高。一般的煉鋼是中頻爐,戴南周圍可謂遍地開花,產量每家只有幾百噸一個月,投資可大可小,最早只要一二百萬即可,現在不過千萬左右,收益卻是每年幾十上百萬,但背上了質量差的惡名,在政府的淘汰名單之列,所以大多數中頻廠是得過且過,生產多少只要微利就干。而他的AOD加連鑄上億投入卻干的是和中頻爐競爭的盤條產品,結果可想而知,單單成本就決定了必死無疑。其實戴南另一家倒閉的大企業同樣如此。各位想想,每年年下來銀行利息,市場降價,經營費用每年的虧損一定是幾千萬少不了的。
所以求大求洋的心態決定了投入過大,經營成本太高。可事情沒完,為了扭虧很多人從延伸產業鏈的角度思考解救方案。杭總考慮的是上熱軋,就是把煉鋼的鋼坯軋成盤條的高速線材軋機,這樣叫兩道工序賺一道的錢,不是可以分攤成本嗎,并且戴南已經有高速線材廠生意很好。為了發展只能完全靠借貸,于是他又投資過億上了高線。這下本來沉重的負擔更加岌岌可危。到了這一步許多老板就再也收不住手了,債務只能是拆東墻補西墻,窟窿越來越大,直到徹底崩潰。
有人戲言,如果他上的兩個項目顛倒一下次序也許就不會到今天這個地步了。可是一旦你永遠想成為第一,錢越來越多,最終失敗只是早晚而已,性格已經決定了成敗。
此外,性格高調的杭總還把資金和時間浪費在其他方面,經營決策缺少正反方面的仔細調研,也是導致他資金斷裂的一個方面。但是,做大做強的目標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除了個人原因之外還有一些個失敗的原因也可以歸結為外部因素。
第一,政府引導是否適當?因為中頻爐在國家淘汰之列,新上的企業很多都改為AOD,但是除了做二級中板外,凡做原有產品的幾乎都不賺錢,巨大的投資導致很多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究其原因還是質量達不到大廠標準,價格達不到小廠標準,兩頭沒著落。以我們的資金實力既然無法在上游與大廠競爭,不如不要煉鋼。當然地方政府也沒有逼他上AOD,政府可以不引導,但不能盲目引導,就像光伏產業就是政府引導后一哄而上,結果哀鴻遍野。前兩年電力緊張就限制高能耗,不緊張就睜只眼閉只眼。其實戴南的產品主要面向的是中低端市場,質量要求不算高,中頻爐完全可以滿足質量需求了,高質量的產品完全應該向大鋼廠購買原料。所以戴南是不是要以后道深加工為主?不銹鋼協會會長李成說要集中煉鋼,分散加工還是符合經濟規律的。至于中頻爐就讓它在市場中自生自滅,不必管了。犯不著望子成龍希望個個做大做強,一旦急躁,很容易犯錯誤。政府是最好提供法律范圍內的服務和管理。
第二,稅收不合理。這個話題比較敏感,但我還是想告訴大家把企業做好一點有多難。用腳趾頭思考的人當下也會得出結論,戴南幾乎沒人按章納稅。其實按稅法辦許多企業就不存在了。但是那么多的小企業或者經濟形態就靠稅務幾個人是遠遠管不過來的,總有漏洞可鉆。于是稅務部門實行的是準定額稅,就是根據你的電費和開票銷售確定稅率,一般是4%到6%。這里面已經把你的偷稅(不開票銷售)考慮進去了。因為一般的銷售利潤率只有1到2%。但是當你企業規模做大后,企業的正規大客戶大多要開票,等于你的偷稅(不開票)越來越難。于是銷量大的企業實際稅負其實是變高了,就把規模優勢一定程度抵消。戴南其實是小一點企業舒服,大一點的企業痛苦,如果沒有工商稅務登記那是最舒服了。當然,小企業所以也難做,難以取得客戶信任。但是大家做的是同一產品規模不同實際稅負卻有差異。套用經濟學的觀點叫投資邊際收益遞減。看看戴南倒閉的都是數一數二的大企業,大致就能想到,為啥一大就容易死吶?所以不合理的稅收制度導致不銹鋼企業不容易穩穩做大做強,除非他不是按這種制造業的常規途徑來走。就我個人來看,破解這種狀況很難,原因很復雜。很多老板已經過了原始積累期,對于依法交稅的意識還是有的,也不想背著偷稅的惡名,但現實情況是很難做到政府和企業都滿意的。可以看看明明振亞是年年虧損的,可稅收一點沒少,還有所得稅交。還有多少企業也是這樣?
第三,成也銀行,敗也銀行。良好的金融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對戴南的企業來說是幸運的,因為很多銀行積極放貸。可是不見得銀行對每個企業都做過詳盡的調查,只要有抵押,質押,擔保就勇敢放款。恰恰是在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做。可是一旦市場變化,企業受到影響,香餑餑立馬變成了臭狗屎,明里暗里都想抽身,一旦有一家銀行先動手停止貸款,本來繃緊的資金鏈立即要斷裂,據說振亞就是如此。可是最可怕還不是這個,別忘了還有一大批的與此相關的擔保或反擔保企業,如此的漣漪效應很容易形成系統風險。浙江與上海的很多擔保圈就是這樣一家家傳染的。當然銀行有銀行的難處,可是貿然收貸款可能會引燃以火藥桶,很多正常發展的企業也會受到牽連。其實銀行就是一個對風險進行定價的特殊企業,而不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對于企業或行業要做好仔細的調查,對發展項目有準確的評估,而不能只看抵押擔保。
通過杭總的這件事我們能得出這些經驗吧。站在戴南人的角度,給大家提提建議,可能不一定中聽。
1,關于宏觀環境。請注意現在已經不是前幾年的短缺市場。不銹鋼從總量上已經是供大于求。客觀的說,以前賺錢有很大一部分是年年漲價的財富效應,和你生產管理水平,質量水平,營銷水平關系不大,那是只要你做出來就行。現在這種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現在還有部分企業習慣性的備大庫存,指望啥時漲價可以大賺一筆,其實往往一路跌價,加上銀行利息可能虧損居多,醒醒吧,躺著數錢就叫做夢,趕緊降低庫存,把銀行的錢還了是正經。
2,關于成本。君不見工資,電費,租金那個不在上漲,唯一降的就是銷售利潤。其實可能這種狀態就是常態,發達國家哪個不是經歷過這一階段?要么你搬到國外,要么你只能提升附加值,還有就是關門歇業。不客氣的說,大部分企業都是要死的,只有早與晚的區別,就咱們這行業千萬別想百年老店,做大做強,否則死的更快。就像人的一生,成本不斷上升,最后必有一死,最好的人生是順其自然,過好活著的每一天,不拋棄,不放棄,不抱怨,但別亂吃仙丹求怪力亂神以期長生不老。
3,關于投資機會。其實不多。每個地方的特色經濟都是時代造就,機遇使然。真正的財富來源是效率的提高和技術的創新,而不是像戴南一樣只是填補市場空缺。如果沒有了市場的空缺,就只能走向社會平均利潤,也就是賺個加工費,碰上年景不好,加工費也賺不到。所以如果沒有更好的機會,最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過幾年改革進一步深入,釋放點制度機會,到那時再發展不遲,千萬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如果轉行到房產或金融行業只能祝你好運長久了,否則可以考慮服務業,人活著就要衣食住行,做好了也一樣可以發展。
4,關于環境。戴南的環境總的有所改善。但離優美還差很遠。請大家管好自己的地盤,不要把廢水亂排,廢渣亂倒,垃圾亂飛就好了。政府管理企業必須嚴一點,別姑息養患。他污染了,泰州上海買套房就搬走了,還大搖其頭說環境不留人啊,可其余人怎么辦?都移民到泰州?所以把水,空氣,道路搞好了,誰也不想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創業的地方。怕的是政府不作為,不污染就吃虧,或污染沒人管。可以借鑒廣州,請政府官員,環保官員下河游泳,下車走路。
5,關于發展。戴南的不銹鋼差不多到瓶頸了,以后發展從企業來講是要走精細特之路,否則慢慢會自然淘汰。從政府講是打造人口聚居地。要讓外來人口到戴南聚居,這樣才能發展服務業,才有房地產業,才有企業發展的人力資源。要把周邊各個鄉鎮通往戴南的路修好,比如唐劉,陶莊,時堰,溱東,溱潼,茅山,邊城等等,暢通的交通才會帶來人流物流信息資金等。而不是壞而不聞,窄而不寬,曲而不直,不主動就不會發展。還有政府要把教育放到重要位置,看看戴南多少的小孩在姜堰泰州上學?背后有多少家庭在買房在奔波?最近戴南建了個公園,每天人流如織,散步跑步鍛煉,這是多好的生活方式啊,比賭博K歌強多了。這樣的大好事應該多做,也是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
6,關于固定資產。在紅海里拼殺的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要謹慎,千萬不要銀行借錢給你就盲目擴張,給點陽光就燦爛。即使你做做大了,也是多銷但薄利罷了,投入與產出一定是逐漸遞減的。如果要突圍則必須是在產業鏈上有自己的特色,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否則就得過且過,甘為鳳尾雞尾。投資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別一把全輸光了。
7,關于銀行貸款。不能短貸長投,最好就是全部用于流動資金。即使銀行不借也不會全軍覆沒。千萬要記住謹慎擔保,往往擔保一是顧及面子二是希望互相擔保。選擇好的互相擔保對象比選老婆重要。借錢盡量以土地,廠房,設備,流動資產擔保或質押,即使互保也要準備精心選擇,金額控制在能承受范圍之內。
8,關于做人。要低調,學學杭總做些慈善,即使被罵偽善也比不做要好。管好自己和家人,不做無聊的‘炫富’之舉,比如燒鈔票。對自己嚴一點,把企業做好一點,對員工寬容一點,稅交全一點,把戴南建設漂亮一點。只有這樣實實在在的,社會才會和諧,賺點錢也會心安理得,背后議論的人也會心平氣和。
了解更多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