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環保新聞網11月20日訊(記者 季建榮 見習記者 盛哲輝)
依托溫州不銹鋼產業輻射,麗水不銹鋼產業得到空前發展。 截至2008年,麗水全市擁有不銹鋼企業94家,其中,松陽縣就占到了47家。而如今該地不銹鋼企業數量已達55家。不銹鋼行業已然成為松陽縣的主導產業。然而紅火的不銹鋼產業背后,卻隱藏著不小的環保隱患。
松陽青山不銹鋼有限公司,隸屬青山控股集團,坐落松陽縣葉村鄉江南工業園區。據當地志愿者反映:企業自2008年建成至今,一直沒有落實廢氣處理設施,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是無組織直排外環境。青山不銹鋼確實存在廢氣外排,根據志愿者提供的信息,記者前往現場核實。據了解,江南工業園區共有9家不銹鋼企業。青山不銹鋼有限公司位于園區西北面,緊挨著官田村。
青山不銹鋼有限公司
靠近企業,陣陣刺鼻氣味撲面而來,圍墻內,時不時能看到黃色煙霧,車間的白色外墻,因長期被腐蝕,更是成了銹黃色。
附近地攤賣菜的老農告訴記者:“黃色廢氣早就存在,都聞習慣了,也沒人管。” 青山不銹鋼公司無廢氣處理設備,記者現場聯系松陽縣環保部門。松陽縣環保局監察大隊程偉信副隊長帶隊來到現場。 在程偉信帶領下,記者來到青山不銹鋼企業酸洗池所在車間,越靠近車間,刺鼻的酸霧氣味就越濃。記者在現場看到,車間地面10幾個酸洗槽一字排開,工人正不斷將材料吊進酸水槽浸泡。
材料吊進酸洗槽
然而令人納悶的是,偌大的一個酸洗車間,怎么就不見一個廢氣(酸霧)處理裝置呢?
對于記者的疑惑,程偉信坦承:“酸霧吸收裝置一直都是沒有的。”
“沒有酸霧處理裝置,那這個廢氣如何收集處理?”記者追問。
程偉信:“目前我們(政府部門)也一直在商討這個問題。”
記者:“既然處理設施一直沒有到位,企業是如何通過‘三同時’驗收的?”
程偉信:“企業當時是確實通過驗收的,至于其他的,我也不好說。”
江南工業園區廢氣外排為企業通病,記者在園區走了一圈發現,類似青山不銹鋼這樣廢氣外排的企業,絕對不止一家,相反,園區內企業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園區東側沿河的一家企業,整個車間頂部被金黃色煙霧籠罩,底部車間黃煙源源不斷冒出。每到傍晚,不銹鋼企業都會給酸水槽加一次藥,方便夜間浸泡,此時成了老百姓最難熬的時刻,園區內的廢氣如同“狼煙四起”,彌漫開來。
針對整個園區“廢氣外排”的通病,程偉信回答的很直接:“目前,整個江南工業園區的不銹鋼企業都沒有酸霧處理設備。甚至,整個松陽縣其余46家不銹鋼企業也都沒有。”
黃色煙霧彌漫在空中
對此,程偉信的解釋是:大多不銹鋼企業規模不大,而一些比較完善的處理設備價格又較高,對這些企業來說,是比較重的經濟負擔。
松陽縣環保局監察大隊程偉信副隊長
同時,程偉信也表示,目前,縣政府已在和一些大專院校合作,著手解決這一問題。但何時才能有初步的整治計劃,程偉信也直言答不上來。
主導產業為何成了特權行業
在《麗水市不銹鋼產業現狀》報告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雖然不銹鋼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對環境保護的影響也非常大,特別是冶煉環節、酸洗環節的能耗水平和廢水、廢氣、廢渣排放應引起重視。我們在選擇引進不銹鋼產業項目時,必須跟上相應的環保措施,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
而按照不銹鋼行業的產能結構分析,其主要污染來自冶煉、熔煉階段所產生的廢氣和拉管等工藝所產生的酸洗廢水,這些污染物均可以通過集中收集、集中處理的方法進行處理。
環保,一直是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進一步詮釋。
松陽縣,作為全國不銹鋼基地后起之秀,在環保問題上,為企業讓路,儼然將主導產業“養”成了特權行業,如此做法,顯然有悖新形勢下“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經濟發展新方向?
讓人們能夠放心地呼吸,讓碧水藍天成為百姓心中一份可觸摸的期待,松陽縣在環保領域顯然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