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戴南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廢舊不銹鋼檢測、商貿、熔煉、表面處理、廢水處理、成品配載、信息管理、配套服務等八大中心。
戴南有1000多家,年產量近200萬噸。全鎮年回收廢舊不銹鋼180萬噸,交易額近200億元。作為全國最大的不銹鋼原料集散地和華東地區最大的不銹鋼制品交易中心,戴南鎮面臨著因污染而產生的產業發展“瓶頸”問題。鎮黨委、政府根據國家產業發展的導向,大手筆打造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邀請中國環境科學院副總工程師、博導宋乾武的博士團隊,調研編制了“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可行性調研報告。
評審專家組組長、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研究員王楊祖認為,戴南申報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具備了“廢舊不銹鋼回收渠道比較通暢、生產企業比較齊全、產品銷售范圍比較廣泛”等三個基本條件,完全可以達到資源、效益、社會、環保的“四統一”。專家組一致通過可行性研究報告,他們認為,戴南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廢舊不銹鋼清潔化回收、生產、銷售集散地,從根本上解決不銹鋼產業的水、汽、渣等污染問題,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的雙贏,進而達到國家“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環保要求。
省和泰州市發改委、泰州市環保局相關領導,我市領導馬元連、余建年參加評審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