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松陽縣工業園區的浙江華鳴不銹鋼有限公司,正式投入運行不銹鋼酸霧處理設備。“有了它,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霧就會立即被吸風罩吸走,再進入中和塔脫酸處理,處理后的氣體便可100%達標排放了。”公司總經理朱學明介紹,酸霧中的有害氣體被吸附在污水中,然后通過連接全縣不銹鋼企業的管網,進入不銹鋼廢水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理。
松陽是浙江省不銹鋼管產業示范基地。2013年,全縣不銹鋼規上生產企業有52家,年產量22.61萬噸,實現產值55.28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3.1%。
近年來,松陽高度重視不銹鋼企業污染防治工作,推行“政府牽頭、企業籌資、專業運維、市場運作”的第三方治污模式,建成不銹鋼生產廢水、鉻鎳等重金屬、酸洗母液回收及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和環境安全應急與預警體系,探索酸霧治理新技術,不但讓廢水和廢氣減少了,更讓產生的污泥有了更好的去處。
連日來,松陽縣中奇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車間內機聲隆隆,不銹鋼企業產生的污水經調解池、壓榨機、成型生產線等設備,變成了塊狀的污泥。
“通過‘污泥強力脫水’技術,不銹鋼污泥經壓榨、攪拌、脫水干化等工序,污泥總量大幅降低,后期的處理成本也降低不少。同時,通過‘中溫還原無害化’技術,污泥中的鉻、鎳等重金屬被提取出來,實現了無害化處置。”中奇公司總經理陳啟松介紹,更重要的是,除去重金屬后的污泥還能作為制作水泥熟料和紅磚的原材料,讓污泥“變廢為寶”。
松陽縣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縣在原先不銹鋼污泥“濕法冶煉—脫水干化”等處理工藝的基礎上,新增“脫水干化—中溫還原—鐵精粉回收”工藝,使鉻、鎳等重金屬回收利用率提高到98%,污泥產生量削減80%。目前,中奇公司的第一條生產線已正式投入運行,污泥的處理能力達每年4萬噸,可輻射全縣的不銹鋼企業,真正實現了不銹鋼產業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接下去,松陽縣將以“五水共治”、“清潔空氣”等專項行動為抓手,積極整合資金,加大技改投入,進一步推廣實施煤改氣、酸霧治理、污水提升整治等工程,并采取稅收優惠、以獎代補、重點扶持等方式,鼓勵和支持企業轉型升級。同時,對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業進行“關停并轉”,著力打造“綠色”不銹鋼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