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鋼不銹鋼工業園是公司延伸發展的窗口,自2004年建園以來,不銹鋼工業園始終遵循不銹鋼深加工戰略思路,依托鋼鐵主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了不銹鋼深加工一條龍服務。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不銹鋼深加工龍頭企業,帶動不銹鋼制品向高端發展。目前,園區入園企業已有38家,規模企業10余家,年產值近20億元。
用好整合與創新兩個手段
不銹鋼工業園如何發展?這是不銹鋼工業園經理王喜洪在去年上任時,就一直思索的問題。通過廣泛市場調研和企業經營優勢分析,王喜洪和他的團隊最終確立了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思路,那就是“整合拓路求生存,創新驅動促發展”,通過整合內外部資源,創新體制機制,緊密圍繞市場做文章,從而讓園區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王喜洪告訴記者,園區發展不能再走老路了,一些園區企業靠公司給的優惠政策,圍繞原料來獲利,滿足簡單加工,在目前競爭激烈的市場很難生存,更別說發展。園區企業要想存活,提升管理和技術水平是必需的,市場也逼迫企業要從自身進行變革。一些適應不了的企業,退出是正常的,只有循環起來,園區的發展才健康。
今年園區在招商引資的思路上有了較大突破。園區招商部部長王植介紹,根據園區整合創新的思路,他們現在招商引資有三個主要方向。一是加大與行業內有實力、有主導產品的企業合作,這個合作可以是引入園區,也可以是跨區域戰略合作關系。二是加大與設計及創意公司的合作,提升園區乃至山西地區創意設計水平。王植告訴記者,上半年園區已與國內知名企業設計公司——北京東道形象設計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洛可可設計公司的合作從去年就開始了,上半年該公司已經在園區設立了太原分公司。他們還與太原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與廣東的一家不銹鋼知名整體櫥柜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三是按照山西的地域產業特征,發揮本地原料、運輸優勢,在煤炭化工產業方面尋求合作。
抓好大型和精品兩種產品
不銹鋼工業園的產品主要是不銹鋼制品,過去不銹鋼制品主要以小型為主,如工藝禮品、廚具制品等。去年園區抓住太原市大規模市政改造的契機,適時推出了大型不銹鋼市政設施——城市家具系列制品,不僅鍛煉了隊伍,也掘到了第一桶金。王喜洪告訴記者,當初他們候車亭的開發就本著整合的原則,從設計到制作都是選用國內最有實力的企業合作,因此他們的產品才能在眾多的樣品中脫穎而出。而這種整合也會成為園區今后制品開發的一個主要模式。
繼去年拿下中環路、并州路、府東府西街公交候車亭、果皮箱等市政設施的訂單后,今年園區又在改造中的長治路、建設路、長風街拿到了公交候車亭等訂單。今年8月份以來,又中標晉中市園林局公園使用物品、汽車客運總站候車廊和匯通路、錦綸路、順城街公交候車亭項目。
王喜洪告訴記者,現在太原市的中環路、建設路、長治路、府東府西街等主要干道上及新南站廣場,都有咱們太鋼的不銹鋼市政設施,這個對于城市建設、宣傳太鋼的產品、宣傳我們的不銹鋼延伸戰略都很有意義。
除了大型不銹鋼制品取得突破外,今年園區在小型制品的開發上也加足馬力。他們請設計公司專門設計了不銹鋼制品專營店的店面風格和室內布置。設計了十幾款造型獨特的不銹鋼高檔禮品和旅游紀念品,如破冰擺件、紅酒套件、無針訂書機、平遙長樂香器等,這些產品都有自己的專利。針對消費者反映部分不銹鋼禮品品質好,但包裝檔次不高的問題,園區又對包裝進行了重新設計。
實現不銹鋼就地轉化和網上銷售
不銹鋼就地轉化是園區建園的初衷,作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企業,依托集團公司雄厚的不銹鋼制造實力,向下游拓展是公司延伸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消化不銹鋼材和部分可利用材,為入園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幫助入園企業做大做強,從而形成北方地區不銹鋼產品制造集群是園區的重要功能。今年園區加大了對入園企業的服務力度,不僅在鋼材的供貨上提供便利,而且在市場的開拓上為入園企業爭取訂單。“手里有市場,就不怕園區企業沒活干,也不怕引不到合適的企業。”王喜洪向記者闡述了他們對市場的一種理解。因此,結合地域產業特征,結合園區企業制造實力,主動為園區、為企業找市場就成為園區經營的重中之重。“在園區,企業經營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優勢互補,實現共贏,只有這樣園區才能健康發展。”王喜洪說。
今年6月份,在公司主導下,園區不銹鋼可利用材并入營銷部網上銷售平臺,實現了競價銷售。這既可以讓公司的不銹鋼可利用材實現價值最大化,也為入園企業公平得到資源、公平競爭創造了條件。6~10月份,由于實現競價銷售,園區可利用材銷售同比增長了35.57%,實現了很好的銷售業績。
發揮孵化器功能助推企業成長
去年年底不銹鋼工業園爭取到了國家級科技孵化器這個牌子,這既是國家對太鋼不銹鋼延伸發展的肯定和支持,也給了不銹鋼工業園一個新的領域和平臺。王喜洪告訴記者,他們要充分利用國家級科技孵化器這個平臺,悉心培育小微企業和好的項目,讓科技、創意與產業聯姻。目前,他們已著手籌劃不銹鋼設計創意平臺,積極爭取政府政策及資金支持。平臺建成后,將吸引眾多個人和小型設計企業入駐,為他們創造條件,將設計轉化為產品,完成孵化功能,幫助這些企業做大做強。
不銹鋼工業園的變化是明顯的,尤其是抓住機遇,借助大規模城市建設東風,承攬了大量公交候車亭等城市家具市政工程,并且隨著業務的嫻熟和設計的多樣化,制作實力和水平大大增強,公交候車亭等大型不銹鋼制品已經成為園區的拳頭產品輻射到周邊市區。招商引資也突破固有思維和地域限制,通過市場和項目,整合業內知名企業和院校,形成戰略合作,達到優勢互補。有思路就是出路,思路寬了,出路也就有了。現在園區上下正以飽滿的熱情為完成年度任務而努力,相信通過他們的大膽改革和創新,園區,這個太鋼延伸發展的前沿,定會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編輯:調貨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