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歐盟下令海關官員登記來自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的不銹鋼進口量,凸顯歐盟可能對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進口不銹鋼征收懲罰性關稅。
歐盟已開始調查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的冷軋鋼品貿易商是否在歐盟以低于成本價傾銷產品,以及中國出口商是否得到造成扭曲貿易的政府補貼之援助,而先行登記進口量是這項調查的一環,未來歐盟將可能對此征稅。歐盟表示將從明天開始登記進口量,預計持續9個月時間。
由于歐洲鋼鐵工業聯盟6月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歐洲不銹鋼冷軋鋼品市場規模將近55億歐元(69億美元)。去年歐洲不銹鋼冷軋鋼品總進口額將近15億歐元,自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進口金額達6.2億歐元。
歐盟此次針對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進口不銹鋼高舉貿易保護大旗,主要就是回應歐洲鋼鐵工業聯盟的投訴。同時也旨在抑制中國與阿塞洛米塔爾集團與蒂森克虜伯集團等歐洲鋼鐵業者的競爭。
追溯之前動作,歐盟執委會曾于今年6月26日對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貿易商是否在歐洲傾銷冷軋鋼品展開調查;8月14日又調查中國大陸貿易商是否獲得政府補貼。
從目前情況看來,歐盟執委會必須在明年9月以前確定,是否對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進口冷軋鋼品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以及是否對中國大陸進口冷軋鋼品開征反補貼稅。是否征收臨時反傾銷稅初判結果將在明年3月下旬以前公告,征收臨時反補貼稅的初判結果將在5月中旬以前公布。
編輯:調貨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