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銹鋼名鎮”江蘇泰州戴南共有工業企業1200多家,而不銹鋼產業就占到全鎮經濟的近九成。這其中泰州大明不銹鋼有限公司、江蘇新華達不銹鋼有限公司、興化市文峰特鋼公司,在戴南鎮不銹鋼企業林立的群雄圈中都可謂小有名氣。
????而由于目前不銹鋼產業在全球范圍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潮”侵襲,不銹鋼行業里多數企業都在苦苦支撐、艱難度日,但他們從來不信馬由韁。就在這樣暗流涌動、危機重重的形勢下,在2014年的4月份,這三家企業卻出人意料地走到了一起,逆流而動、逆勢而為,他們利用彼此在行業中的硬件與技術優勢,資源共享、相互借力、抱團取暖,力圖宏業、志存高遠,一方面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一下子就淘汰了價值約4000萬元的舊廠房設備;另一方面又以豪氣沖天的氣概,砸下兩億元巨資,引進了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第一流的精軋生產線,組建起了一個全新的軋制集團。
貴客初上門 待客是盒飯
不銹鋼圓鋼,業內人士稱之為“棒材”。目前國內企業大多必須要通過二次軋制工序才能完成。國內個別企業即使能夠做到一次軋制成材,也是250、350、450型號的小型軋機,僅僅能夠加工30公斤至300公斤的小鋼錠。
隨著產能的擴大和對品質的更高要求,煉鋼企業已陸續從原先的750公斤到2000公斤的中頻爐升級為10噸到50噸AOD精煉爐。由于鋼錠重量的不斷加大,現有軋制設備生產工藝已經無法做到一次工序完成,所以生產圓鋼只能兩次軋制。這樣不但造成大量電力、煤氣、人力資源的浪費,而且很容易造成惡劣地環境污染。
目前,國內除了寶鋼、太鋼、首鋼等大型國企具有大規格的一次成材軋制生產線外,全國僅有浙江一家民營股份制上市公司有一次成材設備,但他們拒絕對外加工。這一局面造成了江浙滬及戴南地區二次成材的價格,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無法與該企業競爭,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
面對這一嚴峻的市場競爭考驗,迫于企業的生存壓力,為了企業可持續發展,已在商海搏擊多年的他們下定決心,對企業進行技改投入,經過大量的市場調研、生產工藝深度剖析、裝備技術的反復論證后,決定投資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自動控制連軋生產線項目——考科斯減定徑機組。于是,他們來到這家公司的北京辦事處來咨詢該生產線的相關技術參數。今年7月,他們一行冒著酷暑,急匆匆地來到北京考斯科辦事處。在向該辦事處工作人員介紹完自己的身份與來意后,對方用懷疑的目光上下打量著他們說:“來這里咨詢的都是清一色的央企、國企,你們小地方的私企來湊什么熱鬧呢?”恰到午飯時刻,對方給了他們一人一份盒飯,算是客氣地招待了三位私企老總。咨詢結束對方也沒把他們當回事,在臨走時僅僅敷衍了事地對他們說了句:“有什么情況回頭電話聯系吧”。
三人第一次體會了什么叫“店大欺客”感受,但他們卻并未氣餒,回來后依然堅持與對方溝通聯系,經過與對方一段時間耐心地交流、認真地討論,對方終于被這三個鍥而不舍的漢子的真誠所感動與折服。于是決定派銷售部總經理施瓦茨到那個陌生的小地方——戴南,來進行一次實地考察。當施瓦茨第一次走進他們企業大門時,已經大驚失色,驚訝道:“你們的企業規模怎么都比我們德國考斯科總公司大?!”
出國拓視野 驚覺差距大
2014年8月份,他們終于等到了德國考科斯公司總部請他們前往德國考察的邀請函。
中秋節本是萬家團圓之日。他們卻就在這一天從上海出發,不遠萬里飛到了位于德國杜塞爾多夫市的考斯科公司。這一次他們受到德國人的熱情接待,并把考科斯公司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向他們作了詳細介紹:考科斯公司成立于1946年,占地近1萬平方米,雇員卻僅有150名,公司產品卻覆蓋了全世界的18個國家。公司的辦公條件也很簡陋,商談合同的會議室也就十幾個平方米;高效率的工作人員隨處可見,接待他們的工作人員連同翻譯也只有三個人。如果單從人員數量與企業占地面積來看,放到國內也就算是個不大不小公司而已。
但就是這么一個不大的公司,自動化程度卻極高。通過考察三人不約而同地感受到:“我們的設備至少落后人家40年。”從這家外企身上丁佩泉看到了:“企業不一定要做大,但必須要做強!做優!我們必須敢于在轉型中否定原先的自我!”朱文華說:“我們赴德國考察不僅收獲的是現代化的設備,而且還有開拓視野、解放思想的理念。”
經過雙方洽談,他們一行最終確認了向德國考斯科公司購買價值近7000萬元人民幣的三輥自動化軋機生產線。在該公司提供的客戶清單上,中國現在僅有8家企業在使用他們的設備,而大明公司是第9家。雙方約定,九個月內考斯科公司將設備海運至大明公司,并派員安裝,今后終生保修。
欲立破當頭 金鳳浴火成
冬陽輝映,寒風凜冽,大明公司考科斯生產線建設現場,近萬平方米的新廠房已經矗立起來,工地上焊光閃閃,馬達隆隆、人頭攢動,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而兩個月前的這里還是大明公司的原有廠房。
丁佩泉在工地現場向記者介紹說:“當初準備上這一項目時,大明公司面臨要淘汰近3000萬元的廠房設備。憑心而論,這些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好端端的的廠房要拆掉,還能用的250、350軋機要當廢鋼鐵三文不值二文的賣掉,眼看著自己創業掙下的家當要自己再親手處理掉,換了誰不心疼?!”
“但是企業面臨技術落后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時轉型升級,要不了幾年,市場就會施以顏色。” “ 要想轉型升級就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氣魄!”多年的商海沉浮、市場練達,使丁佩泉這位年僅35歲的企業家已經具備了獨到的見解以及敏銳的洞察力。
姚文學把引進的這條生產線比喻成不銹鋼行業里的“飛行航母”。他說:“商場如戰場,戰士打仗都離不開武器,可現代戰場沒有高精尖武器,拿什么去跟人家競爭?小米加步槍時代早已被歷史淘汰嘍……” 、“企業要節約生產成本,降低損耗,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就必須不斷提高企業裝備的科技水平與自動化程度。”當問及新華達公司淘汰了1000多萬的軋機心疼不心疼時,姚文學豪爽大笑:“不破不立,破字當頭,立在其中。”短小精辟的一句話道出了姚文學心中早已蘊藏著的市場哲學。
“我們新建的考科斯連軋生產線,未來面對的市場將不僅僅局限于本地區,而是著眼于覆蓋珠三角、長三角、黃三角地區,甚至覆蓋全國從事不銹鋼圓鋼的冶煉生產、經營企業。”三位企業家介紹項目前景時臉上都洋溢著滿滿自信的笑容。這笑容映襯著天邊灑下的冬日陽光,無比溫暖,無比從容……
他們堅信整合就是力量!市場的冬季寒潮即將成為過去,他們正在創造不銹鋼發展的又一個春天!
編輯:調貨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