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差別電價,擴大電力直接交易
-推動發展工業地產,促進工業園區建設
-年內爭取上市、掛牌企業累計達100家
-符合產業政策的困難企業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
作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主戰場”,寧夏工業發展調整進入新常態模式。3月17日,自治區政府第4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被稱為“新工業十八條”的《關于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的若干意見》,在實行差別電價、擴大貸款規模、建立工業發展引導基金、完善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釋放出眾多利好信息。
煤炭和電力是支撐寧夏工業的“兩翼”。《意見》將“發揮煤電支撐作用”作為第一部分,對節能降耗、環保達標、產業鏈較長的重點企業實行差別電價。擴大電力直接交易,全年完成直接交易電量120億千瓦時,推進云計算等鼓勵類產業用電全額參與直接交易。加強煤電市場合作,推進自備電廠試點。
《意見》引導龍頭骨干企業、房地產企業興辦工業地產,促進工業園區建設。推行并聯審批備案,加快新上項目土地、環評、安評、能評等手續辦理進度,確保在建、新建項目順利投產達效。
《意見》鼓勵商業銀行對企業貸款實行基準利率,將貸款增加幅度、基準利率貸款占比與財政資金存放掛鉤。實施上市企業培育工程,建立上市企業后備庫,爭取年內各類上市、掛牌企業累計達到100家。設立工業發展引導基金,對優勢特色產業和輕紡、醫藥、食品、信息、機械加工等鼓勵類企業及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引導。
《意見》要求全面落實營改增、提高企業所得稅起征點等優惠政策,規范涉企稅收行為,嚴格執行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等政策,加大煤炭、原油、天然氣收費基金清理力度。對經營困難、發生虧損的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全額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繼續對重點工業企業運輸車輛收取的普通公路車輛通行費實行年內包繳或減半繳納,降低運輸成本。降低失業保險費率,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意見》要求嚴控高耗能項目建設,在等量置換前提下,鼓勵發展高附加值特種合金,延伸產業鏈。嚴禁超出存量指標審批六大類高耗能項目。加快發展低能耗產業,支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形成集群發展優勢。落實節能降耗行動計劃,實行指標倒逼,對能耗高、無力整改的企業,通過差別電價、要素調度等市場和行政手段,促其轉型轉產或退出市場。
《意見》強化了運行調控,要求完善工業運行監測平臺,健全分級分類監測體系,堅持定期分析研判,增強調控預警的主動性和時效性,提高運行調控水平。
據悉,《意見》將于4月1日起正式實施,執行期限暫定年底。
編輯:調貨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