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龍灣各行業內部的協調和溝通。它們在經濟大潮中銳意進取,整合行業資源,搭建大平臺,成為拉動業內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位于龍灣區南洋大道上,一個占地610畝的大型金屬物流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這個名為“溫州鑫港物流有限公司”的項目,是溫州市金屬行業的36家企業抱團與溫州國有企業溫州港集團聯合持股合作項目。項目投產后,將降低溫州金屬企業物流成本
“合作抱團就能辦大事!”對這點,溫州市金屬行業協會會長葉會昌深有體會。曾經,溫州金屬、鋼貿企業大多數沒有自己的固定廠房,很多企業在路邊搭違建棚或在農村租民用房,阻礙了企業規范發展。2009年,溫州市金屬協會組織73家龍頭企業抱團組建公司,共同投資4.5億元建設屬于自己的辦公樓。目前已有100多家相關企業入駐,在省內開創了由協會牽頭、行業企業抱團建大樓的先河。
近年來,各行業協會紛紛發揮抱團優勢,創新思路為企業發展“破冰”;整合資源,助推轉型升級;繼續嚴把關,維護行業秩序。同時全面啟動了包括行業協會商會在內的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和“一業多會”準入機制,使行業協會形成良性競爭和發展態勢。
“鞋業企業在國際市場萎靡和國內市場激烈的同質競爭下,我們通過加強產品設計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品牌競爭力,擺脫同質化低價競爭的泥潭,提高產品附加值,開拓多元化市場。還運用現代管理營銷模式,”溫州鞋業協會秘書長蔡燕炯告訴記者,龍灣鞋業正處于經濟新常態的轉型陣痛期,市場競爭勢必使資源向強勢企業傾斜,向重研發、重創新、重視渠道再造、品牌經營有優勢的企業傾斜,
整個行業正面臨洗牌。今年鞋業企業以銷定產,普遍壓縮生產規模。
溫州鞋業協會龍灣片區已擁有130多枚具獨立知識產權的女鞋商標,是溫州市和浙江省范圍內女鞋商標知識產權最為集中、商標數量最多的。去年龍灣60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量45.63億元,同比增長10.1%。此外,龍灣行業協會累計參與標準制定118項,其中國家標準66項。鞋革、汽摩配等等行業協會,與質監部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其他社會組織合作,分別建立各自的行業展示中心,研發設計中心、培訓中心、質檢中心、信息中心等平臺。這些中心的建立,既實現了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又解決傳統行業存在的技術難題,從而整體提升傳統行業的產業水平,為行業提供真正有效地服務。編輯:調貨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