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今年7月1日以前,完成鋼鐵、水泥、電力、玻璃4個重點行業現有排污單位的排污權初次核定,年底前上述四大行業現有排污單位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完成所有行業現有排污單位的排污權初次核定。作為四大行業之首,鋼鐵行業對此有何反應?6月1日~4日,《中國冶金報》記者走訪了河北地區的一些鋼鐵企業。
一位邯鄲的民營鋼企老板這樣解讀:“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能更好地發揮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作用,在全社會樹立環境資源有價的理念,能對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唐山一位民營大鋼廠環保部部長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是我國環境資源領域的一項重大的基礎性的機制創新和制度改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何謂排污權?據專業人士詮釋,排污權是指排污單位經核定、允許其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并且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予以確認。河北是獲得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全國11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國家試點省市之一,自2007年以來,試點工作取得很大的進展。《意見》明確指出,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的污染物為國家實施總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現階段包括化學需氧量(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意見》提出實施時間表和路線圖,河北2016年底前,所有行業現有排污單位全面執行排污權有償使用;2017年底前,完成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全省基本建立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體系。新(改、擴)建項目新增排污權通過公開拍賣方式取得,拍賣底價不低于初始排污權出讓的標準。有償取得的單位,不免除其依法繳納排污費等相關稅費的義務。《意見》規定,排污權交易要符合區域環境質量和總量控制的要求,嚴格按照排污權指標來源進行。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走訪唐山一些民營鋼企時,聽到感慨較多的是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企業節能減排壓力很大。他們普遍認為,實施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主要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市場因素在環境保護上的決定性作用,倒逼企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改變過去環境資源無價或無償的理念。
在河北另一個鋼鐵重鎮武安市,當地鋼協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排污權有償使用反映的是占用環境資源的價值,體現的是誰占用,誰付費的原則,基于占用指標量進行征收,就是你有多少排污權,你就得按照排污權確定的量繳納有償使用費,目的是推動企業減少環境資源的占有,以解決我國環境容量資源長期無償和低價使用的問題。”
排污權有償使用在某種程度上將推高鋼鐵企業的生產成本,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德龍邢臺鋼鐵有限公司的一位企管干部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企業必須認識到,良好的自然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基礎,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視可持續發展,資源和環境的成本由企業承擔,企業要應用技術的提升降低生產成本。“從短期來看,靠節省環境成本賺錢的民營小鋼企,的確有可能因此而破產;從長遠來看,迫使排污企業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減少對排污權的占用,從而促進結構調整、推進綠色發展,在市場競爭中贏得生存機會和競爭力。”
此外,排污權交易試點還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鋼鐵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據悉,廊坊、滄州等地已經計劃采取排污權抵押貸款、排污權租賃等新型管理方式,為排污權市場注入資金和活力。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報)
編輯:調貨隨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