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很差,股價反而漲幅很大,A股的鋼鐵板塊正出現這樣的怪現象。據彭博統計,包含中國28家鋼鐵企業的鋼企指數今年已累計上漲了76%,遠超上證綜指的41%,漲幅為彭博追蹤的92個行業指數中最大。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鋼鐵行業利潤降至七年低位。受鐵礦石價格上漲和鋼價下滑,鋼鐵行業的境況并不樂觀。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鋼鐵股出現如此怪象?鋼鐵板塊后市又該如何布局?本期易解題材將為您解答。
本輪鋼鐵板塊上漲的核心仍在于,當前市場整體處于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引發增量資金入市的牛市行情之中。牛市最大的特征就是普漲,并由此帶來各行業板塊的輪動行情。每輪牛市有十倍的領頭羊行業,也有一兩倍的落后行業。如果從2012年年末創業板行情啟動開始計算,10倍漲幅的計算機等新興板塊顯然是本輪轉型驅動的牛市行情中的領頭力量,而鋼鐵等周期性行業雖然自去年6月開始奮力追趕,但總體排名依然靠后,也為接下來的補漲提供了條件。
鋼鐵股怪象
一邊將產品大量出口,嚇壞全球小伙伴;一邊股價高歌猛進,領跑A股。中國的鋼企告訴市場:沒錢,也可以很任性。
據彭博,包含中國28家鋼鐵企業的鋼企指數今年已累計上漲了76%,遠超上證綜指的41%,漲幅為彭博追蹤的92個行業指數中最大。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鋼鐵行業利潤降至七年低位。受鐵礦石價格上漲和鋼價下滑,鋼鐵行業的境況并不樂觀。
受產能過剩和房地產降溫影響,25年來中國鋼鐵產量首度萎縮。今年前五個月,中國的鋼鐵需求同比下滑4%,而產量也下滑了1.6%。
本周二,建筑用螺紋鋼價格跌至2254元/噸(363美元),創12年新低。而鐵礦石價格已較四月的十年來最低價反彈了30%,至61.34美元/噸。
高盛駐悉尼分析師周一在報告中稱:“鋼材價格的下滑和鐵礦石價格的上漲令鋼企的盈利能力降至多年來低位。大多數鋼企的經營利潤已經跌入負區間。”
鋼鐵行業基本面
對于鋼鐵行業的基本面,大部分券商認為,受制于產能過剩及需求不振,鋼鐵行業的基本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很難有起色。
信達證券表示,面對國家宏觀經濟增長的“換擋降速”,作為從事重要生產資料生產、加工的鋼鐵行業,短期勢必遭遇到由此而引發的低迷行情。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降速、房地產行業新增開工面積的負增長以及工業增加值的不斷下降,或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削弱鋼材產品的下游需求。同時,由于鋼鐵行業本身存在的產能與消費量嚴重不匹配的“產能過剩”問題,目前去庫存過程尚未結束。因此,未來兩年內鋼鐵行業很難出現明顯的由需求端拉動的大規模業績增長。
廣發證券認為,鋼鐵行業面臨供需矛盾加劇導致盈利改善不及預期的窘境。
(一)國內需求整體低迷,出口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鋼市需求總體疲軟,下半年隨著穩增長政策出臺,預計需求依然會有結構性增長,新增長點主要來自基建、深加工、特鋼等。受含硼鋼出口退稅取消影響,2-4月份鋼材出口有所下降,但前5個月同比增長28.23%。“一帶一路”戰略將為鋼材出口帶來利好,預計出口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二)粗鋼產量連續五個月負增長,庫存壓力大幅增加。1-5月份,我國粗鋼產量3.4億噸,同比減少0.69%,主要是由于需求疲軟、環保政策加壓。4月份中鋼協會員鋼材庫存1617.59萬噸,同比增加6.18%,處于歷史同期最高位。社會庫存持續走低,蓄水池功能一再減弱。6月19日,鋼材社會庫存1279.66萬噸,同比減少5.60%。
(三)鋼價跌幅明顯大于礦價,行業盈利低于預期。2015年6月19日,國產鐵精粉均價539.66元/噸,同比下跌29.46%;青島港進口礦均價467.5元/噸,同比下跌24.29%;主要鋼材價格同比下跌26%-35%;我們估算螺紋鋼虧損245.50元/噸;線材虧損144.14元/噸;熱卷虧損298.65元/噸;中厚板虧損458.31元/噸;冷軋板虧損437.85元/噸;鍍鋅板虧損340.33元/噸。今年以來,國產鐵精粉下跌3.4%,青島港進口礦下跌5.08%;長材下跌17%-20%,板材下跌22%-25%。
(四)穩增長政策出臺有望拉動鋼材需求增長。“旺季不旺”反映鋼市供需矛盾改善不及預期,預計下半年鋼市供需面有望好轉,鋼廠盈利有望得到改善。
鋼鐵股為啥漲?
鋼鐵股為啥漲之宏觀原因
有觀點認為,基于基本面回暖預期應是本輪補漲的主導方向,但回顧過往其實我們很容易發現,自2014年6月行情啟動以來,曾經出現的包括礦價跌幅更大帶來冶煉環節盈利改善、政府托底經濟帶來內需改善、環保限產與淘汰落后引發產能緊缺、出口暴增帶來外需好轉等基于基本面好轉預期的投資邏輯均被隨后的事實無情地一一證偽,但鋼鐵板塊并未就此停止上漲步伐。
解釋過去是為了投資未來。其實如果跳出鋼鐵行業微觀層面我們很容易發現,本輪鋼鐵板塊上漲的核心仍在于,當前市場整體處于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引發增量資金入市的牛市行情之中。牛市最大的特征就是普漲,并由此帶來各行業板塊的輪動行情。每輪牛市有十倍的領頭羊行業,也有一兩倍的落后行業。如果從2012年年末創業板行情啟動開始計算,10倍漲幅的計算機等新興板塊顯然是本輪轉型驅動的牛市行情中的領頭力量,而鋼鐵等周期性行業雖然自去年6月開始奮力追趕,但總體排名依然靠后,也為接下來的補漲提供了條件。
鋼鐵股為啥漲之國企改革催化劑
在國企改革的風口上,國資占比較高的鋼鐵行業被視為下一波改革及整合重組的重點領域。多位行業人士認為,由于改革預期強烈、前期滯漲股價較低、鋼價下跌空間有限,鋼鐵板塊已被部分機構投資者看好進行前期布局,鋼鐵板塊的長線投資或值得關注。
“現在并沒有任何實質的重組進展,只是市場強烈地憧憬著重組行情。”“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解釋,“牛市里,鋼鐵企業業績好,股價會大漲;但業績特別差的鋼企股價,也可能會漲,因為它可能要被重組了。”
鋼鐵行業重組的行情并不是空穴來風。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近日透露,《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有望近期出臺,該計劃的目標是壓縮8000萬噸的鋼鐵產能,緩解產能過剩矛盾;建立2~3家智能示范工廠,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將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推進優勢企業強強聯合,推進區域企業重組整合。
鋼鐵巨頭合并猜想
由于處于整合重組的重點領域,因此市場上一直有關于“寶鋼和武鋼將合并”的傳聞。然而,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3月23日晚間同時發布澄清公告,否認了兩家公司合并的傳聞。但兩家公司的澄清公告并沒有將市場的預期降溫。6月2日,根據中組部的安排,現年63歲的武鋼董事長鄧崎琳到齡退休,而接替他的正式來自寶鋼系的馬國強。這次人事變動再次引發了人們關于鋼鐵行業整合的猜想。
那究竟鋼鐵行業的整合將以怎樣一種形式來實現呢?
信達證券認為,從產能整合的角度來看,目前A股上市鋼鐵企業大致能夠分成三類:規模以上鋼鐵企業(300萬噸<產能<600萬噸);中型鋼鐵企業(600萬噸<產能<800萬噸);大型鋼鐵企業(1000萬噸<產能<3000萬噸);超大型鋼鐵企業(產能>3000萬噸)。
猜想
第一步:
中央直屬企業強強聯合
如果按照《鋼鐵產業調整政策(2015年征求意見稿)》中的要求:“未來10家鋼鐵集團承擔年粗鋼生產比重的60%”,信達證券猜想,未來A股鋼鐵板塊中產能3000萬噸以上的5家企業將會被分區塊合并。同時,從這5家企業的實際控制人來看,除首鋼、河鋼已分別交付北京市、河北省國資委管理外,其余三家均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未來隨著國有企業股權混改的不斷深入,不排除鋼鐵行業會出現類似“南、北船”的合并。
猜想第二步:省屬范圍內國資企業大魚吃小魚
從省、市屬國有鋼鐵企業層面出發,信達證券認為鋼鐵行業股權改革的第二步會迎來各個省內國資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
當年以華菱鋼鐵為主導的湖南省鋼鐵企業兼并收購,華菱鋼鐵在湖南省內整合了三家中型鋼鐵企業分別是湘鋼、衡鋼和漣鋼。未來不排除同一地方國資委管理之下的上市鋼鐵企業相互兼并的可能。同時,這種省國資委一級進行推進的國企混改無論從審批流程長度與執行速度來看,都具有先天的優勢。尤其像河北這樣的鋼鐵重鎮,未來通過整合來獲得產能大、全球競爭力強的鋼鐵企業的預期較強。由于日常管理、稅收歸繳地等問題復雜,省與省之間企業的合并、股改可能性較小。
猜想第三步:各“鋼鐵系”內部資產置換、老瓶裝新酒
A股市場的鋼鐵板塊 黑色金屬礦產采選板塊上市公司中,存在各類“派系”。經過整理,信達證券大致分為“鋼鐵集團派系”如寶鋼集團下控制的寶鋼股份、八一鋼鐵、韶鋼松山;“大冶金、采礦派系”如五礦集團下控制的五礦發展。“鋼貿物流集團派系”如浙江物產集團下控制的物產中大、物產中拓;“省屬國資派系”如山東省國資委旗下控制的金嶺礦業、魯銀投資;“聯姻資本大鱷系”如今年上半年鋼鐵板塊的神話沙鋼股份,在2月份實際控制人將55.12%股份讓渡給以“飛尚系”李飛文為首的9個自然人后,股價已上漲超過6倍。然而,截止目前公司尚未公告任何關于股權變動后的資產注入、業務變更信息。
由于這幾個派系的實際控制人均直接或間接持有金融、投資、期貨、電商等非上市資產,未來在鋼鐵行業整體下行的過程中不排除將盈利效果不佳的傳統鋼鐵資產與同一派系內的非上市金融、證券、投資、期貨、電商平臺等資產相置換。這樣既符合中央的《鋼鐵產業調整政策》,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改變原有行業所存在的估值體系偏低的弊端。
如何投資鋼鐵股?
對于鋼鐵股下半年還有沒有布局機會這個問題,券商普遍認為,隨著下半年“混改”預期在鋼鐵行業的不斷深入,同時,鋼鐵行業估值相對于全市場來看依然較低、防守性較強,因此,作為未來5年產能有望調整最徹底、受益國家振興經濟轉型的標的,中長期可繼續加強關注。
齊魯證券認為,市場需求持續疲弱,短期難見好轉,預計近期鋼價仍將承壓,但在國家接連的財政、貨幣刺激之下,經濟的回暖將成為后期鋼價反彈的基礎,板塊超額收益延續。
編輯:調貨隨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