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持,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環保、質量、安全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
——《政府工作報告》
“我們需要平衡好‘去產能’和‘資源開發’的關系,”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鞍鋼集團釩鈦(鋼鐵)研究院院長、攀鋼集團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歷在京接受四川新聞網記者專訪。就著力化解過剩產能等問題,唐歷表示,“去產能”絕不能搞一刀切,攀鋼不僅是一個鋼鐵企業,還承擔著攀西釩鈦資源開發利用的職責,“未來我們將不會再繼續擴大鋼鐵產品的規模,但還會通過開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等方式達到‘去產能’的目的,走精品高端路線。”
談去產能:去年分流9000人今年擬分流1.5萬人
“攀鋼連續虧損兩年,去年我們減少了9000多員工,今年還要減少1.5萬人。”唐歷表示,今年分流的員工將主要集中在攀鋼集團旗下的江油長城特殊鋼有限公司,“分流方式包括內部退養、內部轉崗安置,或采取競爭上崗,大部分員工將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獲得一次性補償。”
“我們做過統計,過剩的鋼鐵產能都是地方為了建設經濟隨意提高產量的結果,鋼鐵建設投資強度高、來得快,政府主導去產能是應該的。”他認為,鋼鐵產能更多應依托市場來調節,而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現在許多鋼鐵企業轉型做非鋼,比如金融、地產等,這或許也會導致其他行業過剩。”他認為,不同地域應滿足不同需要,不同企業應實行差異化的發展戰略。
在產能上,從環境污染的角度考慮,攀鋼已累計主動關停了三百多萬噸鋼鐵的產能,“主要集中在產品結構差,環境污染大的產品,產能壓縮量高達25%。”唐歷表示,“去產能”不能搞一刀切,不同區域去產能的要求不一樣,四川鋼鐵年需求量為2600萬噸,而實際產能還不到這個數值,“四川需求還面臨要從省外輸入等問題,但對企業來說,現有產能品種結構不能滿足產能需求,這就決定了四川鋼鐵企業在去產能過程中的方向。”
“企業應該更多地鼓勵技術創新,甚至形成創新的長效機制,而不能一味依賴政府兜底。”他表示,四川鋼鐵企業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對已有產業的上下產業鏈進行銜接,以提供更合適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
談調結構:做精新產品延長產業鏈
“主動退了三百多萬鋼鐵產能,就是為了調結構,把資源做好,鋼鐵做精。”唐歷透露,攀鋼正計劃通過技術研發、產品升級以迎合中高端鋼鐵市場,“我們正轉向鐵路用鋼、高速鋼軌、城市鋼軌,以符合國內建設需要、‘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并借此帶動其他相關產品。”
而隨著四川地區整車產量突破百萬輛大關,唐歷也將目光瞄向了汽車鋼及高結構鋼材市場,“計劃和四川的產業嫁接起來形成產業鏈,這是我們鋼鐵轉型的第二部分。”
“特殊鋼也是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我們也將致力于特殊鋼研發制造能力的進一步增強,通過科技創新、改革管理創新,激發員工的內生動力。”唐歷表示,一個新產品可以救活一個產業,一項新技術可以產生一個新的產業,攀鋼也正往這一方向努力。
“攀鋼還承擔著釩鈦資源開發的任務,我們要圍繞著釩鈦做文章,釩鈦的價值更高,過去單純依賴鋼鐵產能銷售的局面也獲得了轉變。”唐歷表示,攀鋼將進一步提高釩鈦資源利用效率,拓延產業鏈,轉向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去產能的另一個方法是將產業鏈延長,對產品進行深加工,以拓寬其應用領域,提高產品附加值。”唐歷表示,通常意義上講,產業的后端即產業的高端,產業運用的領域越高端說明產品越高端,“同樣都是汽車鋼鐵,用在QQ上和奔馳上,肯定后者更高端。”
(文章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調貨隨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