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不銹鋼市場將不斷壯大,生產量將繼續大幅攀升,不銹鋼巨大的的市場有待開發。
從近乎空白到全球增長的強勁動力
從行業給出的數據來看,2000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量才52.4萬噸,自給率只有27%,占世界總產量比例不到5%;2015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2346萬噸,自給率達到95%以上,占世界產量比例達到52%。中國不銹鋼產業經歷了從幾乎空白到產能充足、從品種單一到產品齊全、從專注國內到海外拓展、從模仿生產到創新發明、從國企一枝獨秀到國企民企交相呼應的發展歷程。
據了解,從2000年直到2014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一直保持著雙位數的高速增長,由此也帶動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十年間有6年保持了正增長。2005年,我國不銹鋼產業開始騰飛,年增長51.6%,并引發全球的不銹鋼粗鋼產量增長17%。2010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產量以增長22.8%的強勁動力拉動全球增長31.4%。從2010年開始,中國的不銹鋼產量已經成為推動全球增長的主要動力。2014年,我國的增速雖然回落到14.27%,依然帶動全球的增速達到9.45%。2015年,我國不銹鋼粗鋼的同比增速仍然保持6.8%的增速,與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4200萬噸左右的幾無增長形成鮮明對比。
15年的高速增長推動我國不銹鋼產能擴大。目前已建成粗鋼產能3005萬噸,還有1000萬噸在建產能將會陸續釋放。不銹鋼品種也從300系為主的比較單一體系發展到200系、300系、400系多品種延伸的全新格局,極大地推動了不銹鋼產品應用的快速普及。
讓人驚喜的是民營企業在這個行業逐漸成長起來。而民營不銹鋼產量已經超過全國不銹鋼粗鋼總產量的一半,粗鋼產量前十位的不銹鋼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有4席,粗鋼產量最大的桂冠也被民營企業摘取。
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中國的不銹鋼產品也走向世界。2010年,我國首次實現不銹鋼出口量(153萬噸)大于進口量(107.3萬噸)的趨勢性大轉折,實現凈出口45.7萬噸。2015年,不銹鋼凈出口達240萬噸。
但是,我國不銹鋼產業布局上存在區域不平衡的問題也是不允忽視。調查表明,產能過度集中在東南沿海,西部的不銹鋼冶煉企業只有酒鋼集團與金廣集團(合計年產不銹鋼粗鋼200萬噸左右,不足全國總產量的1/10)。而不銹鋼制品企業主要聚集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東部省份,四川市場的不銹鋼制品自給率只有20%左右。這種布局,導致大量的不銹鋼制品需要經過長途運輸和反復中轉,才能到達終端消費市場。
巨大的市場待發掘
不銹鋼作為一種新型工業原料,有耐腐蝕條件好、抗氧化能力強的特點, 能夠應用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不銹鋼應用領域廣泛,不但一些重要行業,如高鐵、船舶、裝備、軍工等重要領域必須使用不銹鋼,水管、氣管、建材、日用品等生活領域也可以大量使用,相對于其它材料,有明顯的優勢。比如,不銹鋼自來水管、不銹鋼燃氣管,因為具有薄壁化與堅固化等特點,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就基本實現了不銹鋼自來水管、不銹鋼燃氣管的普及,其沿海、潮濕等地區的建筑大都采用不銹鋼螺紋鋼、線材等抗腐蝕新材料。不銹鋼管材已成為美國近30年新建的1600多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標準用材;美國政府根據1996年凈水法制定的國家標準,通過立法明確規定:用于飲用水的金屬管道,只允許使用不銹鋼和球墨鑄鐵管。
日本的自來水管道和建筑內給水管道使用不銹鋼已經有40年的歷史。如今的東京,薄壁不銹鋼水管的普及率已接近100%,幾乎所有的住宅區全都安裝了薄壁不銹鋼管道。加拿大、荷蘭等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飲用水系統的管道和系統部件必須采用304/304L、316/316L材質的不銹鋼,以此作為健康保證的基礎。
隨著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不銹鋼在生活中的應用必然不斷增加,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銹鋼的巨大市場。在國外,有資料顯示,印度人均不銹鋼表觀消費量不足2千克,印度尼西亞的人均表觀消費量僅0.6千克,均遠低于全球5.5千克的平均水平。中國周邊的朝鮮、蒙古、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經濟體,由于經濟發展進程相對緩慢,鋼鐵產業尤其是不銹鋼產能嚴重不足,為中國不銹鋼產業提供了廣闊的海外市場。
在國內,受制于不銹鋼價格高的傳統意識,不銹鋼普及還沒有得到最大面積推開。但需求同樣是潛在的。中國海岸線長達18000公里,沿海地區的千萬艘船只以及各類房屋、眾多橋梁等相關設施,每天都遭受著海水、含鹽濕氣等的自然侵蝕。傳統的碳鋼建材難以抵御銹蝕損害,需要大量不銹鋼建材進行升級換代。
事實上,不銹鋼普及的市場條件已經成熟,隨著鉻、鎳等原材料價格走低,不銹鋼價格已只有歷史最高價格的五分之一,使用普通碳鋼的領域,三分之一可用不銹鋼替代。但是,由于消費觀念的問題,不少人總認為使用不銹鋼是奢侈的做法,不合算,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使用兩種材料的邊際成本不同,這限制了不銹鋼使用的擴大。但隨著不銹鋼普及越來越廣范,價格更加合理,這種現象將會逐步改變,不銹鋼有巨大的市場等待發掘。
編輯:張崇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