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經濟持續下行,鋼鐵行業疲軟不振的一年,不僅中國鋼鐵業遭受重創,韓國鋼鐵業也遭受了不小的損失,那么在即將到來的2017年,韓國鋼鐵行業是否有復蘇的可能,還是持續下行呢?
2016年韓國鋼鐵產業特征為:廉價鋼材進口劇增和赤字出口,在國際貿易市場上遇到反傾銷風暴,政府主導的鋼鐵產業調整開始。基于以上,韓國開始了第二次鋼鐵產業的調整結構。
因此影響韓國鋼鐵業未來走勢的因素,主要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礦業匯》(Minging Sink)將從這兩大點進行細分,從而預測2017年韓國鋼鐵的走勢:
一、鋼鐵外部因素
1經濟增速
韓國2016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只有3.3%,而且GDP一直呈現下行趨勢。
因出口低迷和商業投資疲軟,韓國今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也有所放緩。在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韓國正試圖依靠政府投資帶來的建筑業繁榮,來引領經濟復蘇之路。但其效果則仍有待觀察。
韓國央行周二(10月25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韓國2016年第三季度經季節調整后的GDP增長季率為0.7%,低于第二季度的0.8%。不過《華爾街日報》的調查顯示,最新的數據好于0.6%的預測中值。
而與去年同期相比,韓國今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了2.7%,低于修正后的第二季度增長率3.3%,但高于經濟學家預測的2.5%。
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在于私人消費疲軟導致商業投資下滑,第三季度出口在第二季度改善后出現疲軟,雖然建筑投資擴大,仍極大地支撐了韓國疲軟的經濟。
大多數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沒有更低的銀行信貸導致住房建設活躍,以及金融當局支持放松房屋抵押貸款規則,韓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將進一步放緩。
出口導向型的韓國經濟因全球貿易疲軟仍搖擺不定。韓國的出口占經濟增長的一半,但在9月為止的前22月中,有21月韓國的出口都是下滑的。
韓國還面臨著造船、航運和其他高負債行業企業重組影響帶來的沖擊。行業改革會導致大規模裁員,也可能削弱消費者信心。
2政府結構調整方向
韓政府日前公布了“鋼鐵和石化產業提升競爭力方案”,重點促進通用材料領域實現尖端化、高附加值化。計劃于2023年前完成“氫還原制鐵工藝”技術研發,并應用于高爐,未來將溫室氣體排放量縮減到15%。
政府鼓勵企業調整厚板、鋼管等業務,將為主動進行重組的企業提供援助解決設備過剩問題。
此外,政府將加大對兩大產業研發和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幫助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到2025年前將化學研發比重從目前的2%提高到5%。
3出口將會減少
美國、日本的經濟復蘇緩慢,中國成長減速,缺少牽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導致世界整體經濟復蘇緩慢,從而韓國出口減少,保護貿易增強,最終使得韓國的出口情況越發惡化。
二、鋼鐵內部因素
1原料價格:變動幅度和上下產業互影響
2015年,全球鐵礦石價格下跌逾45%,跌幅與2014年基本持平,主要原因包括供過于求、成本下降和美元走強等。
供需方面來看,國際四大鐵礦石生產商(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的力拓、必和必拓和FMG)仍在維持大量供應;而全球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也將令鐵礦石需求趨弱,打壓價格。
鐵礦石價格的變化,對上下產業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2中國鋼材大量涌入韓國市場
鋼鐵行業受到低價中國產品的困擾。今年韓國國內建設現場使用的中國鋼鐵較去年增加近2倍。趁著韓國建設行業景氣復蘇,比韓國產品便宜20%的中國產品涌入了韓國。主要中國鋼鐵材料的韓國市場占有率已超過30%。
3韓國浦項和現代鋼鐵的進口防守政策
有分析指出,近來有假冒成韓國產品的中國螺紋鋼和偽劣H型鋼進口到韓國,擾亂國內鋼鐵市場秩序,對建筑物安全構成威脅。
今年上半年韓國鋼材進口量同比增加15.5%,為1121萬噸,其中中國產品達655萬噸,同比猛增31.0%。使得韓國本土企業遭受重創,尤其是鋼鐵巨頭韓國浦項和現代鋼鐵,因此上述兩家對進口鋼鐵采取了一系列的防守政策!
另外,現代鋼鐵和東國制鋼針對中國H型鋼制造商向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貿易委員會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指控廉價中國產品擾亂韓國市場秩序,導致韓國企業受到經濟損失。
現代鋼鐵和大韓制鋼近日則向檢察廳舉報韓國鋼材進口商,主張這些進口商把印有本公司標識的2千噸中國螺紋鋼走私到國內并非法銷售。
盡管今年韓國建筑行業投資有望帶動鋼鐵行業緩慢復蘇,但預計汽車和造船行業仍將持續低迷。因此,2017年韓國鋼鐵企業還將繼續面臨困境,只有通過與進口鋼材競爭、擴大對外出口等途徑積極尋求突破。
編輯:張崇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