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天氣逐漸降溫,“銀十”的漲勢亦臨近尾聲。11月份馬上開啟,國內鋼材市場進入季節性需求淡季,終端戶外工地施工陸續減少,有效需求正逐漸萎縮,鋼市又該如何接招?
各方預測:
十月收官,鋼價瘋漲背后是“刻鵠類鶩”
目前來看鋼市“枷鎖”沉重,成本支撐可謂弊大于利,當前高價水分很重,甚至不及5-7月鋼價低位時的操作利潤。縱使有期貨的助漲,但是其中不確定因素較多。即將進入傳統淡季,在需求回落的預期下,鋼市運行可謂步履維艱。后期市場走向尚需觀望原材料、期貨的波動,因此市場風險系數較高,商家尚需謹慎操作提防高位回調。
鋼價高峰已過 后市仍需謹慎
雖然近期市場價格漲勢較強,但并不意味著這樣的上漲行情持續性較強,隨著11月淡季的來臨,不論是市場心理預期還是實際需求都將弱化,資金面以及銷售面等壓力或將增大,后期鋼價繼續反彈空間有限。建議商家對后期行情仍要維持謹慎操作。
發改委:鋼材價格繼續回升
鋼材價格繼續回升。9月份,國內市場鋼材價格綜合指數[-0.22%]平均為76.30點,比上月提高1.04點,同比提高14.57點。6.5mm高線、20mm中板平均價格分別為2646元/噸和2722元/噸,分別比上月下跌20元/噸和5元/噸,同比上漲15.2%和29.5%;1.0mm冷軋板卷平均價格為3561元/噸,比上月上漲177元/噸,同比上漲32.6%。
環保風又起 帶鋼再度瘋狂
導價的上調在預期上是好的,但隨著鋼價的逐漸走高,下游需求的觀望心態愈發濃厚,不斷上漲的價格也使得終端需求對于價格的認可度逐漸降低。因此,在諸多利好因素及成本價格的支撐下,國內鋼材市場價格或以盤整趨強為主,且在需求下滑的狀態下現貨市場也將伴隨小幅震蕩的情況出現。
成本需求左拉右拽 焊管處境被動
目前,煤價的上漲,引起市場的關注,焦炭價格的上行直接關系鋼廠成本的上升,但是目前鋼價非漲反跌,導致鋼廠利潤進一步壓縮。那么,從鋼廠方面考慮,利潤面的壓縮對價格的調漲情緒或有所上升。但是從下游貿易商來看,撇開鋼廠情緒,他們希望價格走低,正好符合終端客戶的心意,加之北方需求的減弱,在價格方面來刺激下游補貨情緒。
四季度鋼價或在2100-2400元/噸波動
近期,鋼材市場多重因素疊加,旺季不旺、煤焦短缺、貨運新規等等,市場亂象紛呈,讓很多投資者感到茫然無措。當前,7、8月大幅攀升的螺紋鋼庫存去化不利,仍是市場的主要矛盾之一。尤其是在鋼廠開工仍處于高位,并未出現明顯減產的情形下,供給端的壓力源源不斷,如果10月這部分庫存不能有效下降,則市場信心將再受打擊。總體上,四季度螺紋鋼價格在2100-2400元/噸波動的概率較大。
11月鋼價走勢預警:供需相持 震蕩整理
當前環保治理加強成為常態,鋼廠成本大幅攀升,鋼廠高爐開工率10月中下旬以來明顯見頂回落,粗鋼產量后期下降的可能性較大。不過隨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逐步顯現,以及傳統消費淡季來臨,鋼材后期需求也將出現回落。預計11月份國內鋼市或將供需雙弱,價格圍繞成本變化震蕩運行。
河北本月新增停產10座高爐!西南還沒漲夠嗎?
根據《國務院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國發〔2016〕6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聯產業〔2016〕167號)要求,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我省2016年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行動企業名單予以公告。請各有關州(市)人民政府及省級有關部門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監督檢查和驗收考核,確保11月底前全面完成2016年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
鋼廠方面:
鋼企前三季度利潤252億元
中鋼協昨天在三季度信息發布會上表示,受益于去產能及鋼價回升,今年前三個季度鋼協會員鋼企營收總額19920.87億元,實現利潤252.0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中鋼協:鋼鐵業不要一哄而上跟風搶煤
“近期焦煤價格上漲導致大多數鋼企焦煤庫存大幅降低,從10天縮短到了4到5天,配煤比受到制約,一些企業不再滿負荷生產而是轉向平穩生產。”中鋼協建議,鋼鐵行業不要一哄而上跟風搶煤,應該理性看待市場,同時壓縮采購半徑,控制成本。
2016年鋼鐵去產能可能達到7000萬噸
中國政府制定的今年鋼鐵行業去產能目標為4500萬噸,但實際上各省制定的目標合計已超過了該數字。遲京東表示,今年去產能超額完成,一是鋼鐵企業從實際出發,愿意退出部分產能;二是國家針對鋼鐵去產能出臺了多項配套政策,助推了企業去產能動力;三是各省市有意愿借助去產能的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鋼材出口貿易摩擦不斷:原因及展望
對于鋼鐵產商而言,鋼材要么用于國內消費,要么用于出口,二者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從這個簡單的邏輯出發,我們可以分析去產能對于出口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國內鋼材價格與鋼材的對外出口存在著反向關系,并且出口量的變化略滯后于價格的變化。盡管這一關系并不是嚴格相關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效的。國內鋼材價格上升的時候,鋼企會選擇將更多的產品放在國內出售,反之則會選擇出口。因此當前去產能措施會減少供給,也為資金的炒作提供了話題,國內鋼價開始回升,相對應的,鋼材出口開始減少。邏輯鏈條為:去產能——國內鋼材供應減少預期升溫——國內鋼材價格上升(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更多鋼材用于滿足國內需求(特別是在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鋼材貿易摩擦的情況下)。
攀鋼集團或關停旗下攀成鋼全部生產線
10月18日,兩位接近攀鋼集團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攀鋼集團正籌劃將其全資子公司成都鋼釩有限公司(下稱攀成鋼)的產能全部關閉,利用產能關閉后的土地、廠房等存量資源,發展現代服務業,使攀成鋼轉型成為“智慧制造”產業園。
產能過剩如何是好?一帶一路成鋼鐵出口新契機
中國的鋼鐵巨頭加快進入本國市場。歐洲與美國政府限量供應中國金屬,他們的理由是需要向市場拋售金屬。世上最大的生產商正在擴大對東南亞鄰國的鋼鐵出口。三分之一的中國出貨量現在都集中在越南、泰國和菲律賓等國,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快速增長,因此快速增加了包括公路、機場和辦公樓在內的基礎設施的支出。東南亞對鋼鐵的需求不斷增長緩解了由于全球貿易順差導致去年的價格暴跌的問題。中國曾試圖關閉這個讓新生活無益的國有工廠。中國在區域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構成了對日本和韓國制造的高端鋼產品的長期競爭,與此同時,鋼材進口量的增加也壓垮了東南亞的小規模生產商。
三板斧之一:鞍鋼、宣鋼大檢修,減產幾時來?
螺紋:鋼廠硬成本的上升令市場看漲心態再度升溫,焦炭價格仍然是成本提升的主要因素,目前來看華東地區螺紋鋼廠生產端的平均虧損幅度在150元/噸左右,已處于年內和歷史的低點附近,鋼廠增產動力不足,預計發貨折扣仍將維持在低位,成本的大幅提升抬高了螺紋的底部區間,在需求不溫不火的經濟背景下,成本是目前行情運行的最大驅動。
行業動態:
【粗鋼旬產】10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產174.29萬噸 環比增長1.28%
【鋼廠庫存】10月上旬末重點鋼企鋼材庫存1387.58萬噸 環比增長5.35%
【鋼鐵利潤】1-9月重點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252.06億元 同比扭虧為盈
【房地產】9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25.33萬億元 同比增長25.2%
【鐵路投資】1-9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423.42億元 同比增長10.3%
【交通投資】1-9月公路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2412億元 同比增長7.6%
【項目投資】1-9月全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367663億元 同比增長22.6%
【船舶行業】1-9月全國造船完工2493萬載重噸 同比下降15.1%
綜上所述,全國市場多空博弈,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場內操作風險偏高。雖然鋼廠10-11月訂單價格偏高,新到資源成本持續上升,商家低價惜出操作顯著,但是淡季將至,終端需求或進一步轉弱,加之場內價格高位,下游多謹慎觀望,加之中間商無意囤貨,多維持低庫存操作,市場交投僵持,場內高位或面臨有價無市的尷尬。短期來看,市場需求不佳,負面壓制尚存,若下周期貨、原材料等拉漲力度猶存,市場不排除小幅調漲可能,若外圍利好減弱,市場或維持區間整理,預計調整幅度在30-60元/噸。
編輯:張崇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