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消息,資金的持續離場和對明年房地產市場的憂慮導致近期大宗商品市場連續承壓,黑色系早盤大跌,焦炭領跌商品,焦煤、熱卷、螺紋鋼、玻璃等集體重挫。有色金屬幾乎下挫,鎳、鉛、鋅、銅持續走弱。化工走勢分化,農產品方面,油脂和粕類下行,大豆、棉花強勢上漲。
截止午盤收盤,焦炭跌3.48%,焦煤跌2.72%,熱卷跌2.52%,螺紋跌2.37%,玻璃跌2.02%,滬鎳跌1.76%,滬鉛跌1.69%,鐵礦石跌1.67%,滬鋅、瀝青等跌1%。漲幅方面,棉花漲1.63%,塑料漲1.17%,大豆、PVC漲0.8%。
大宗商品市場現轉向跡象市場或陷回調
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12月20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864點,較上日下降了2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019點(2012-04-10)下降15.21%,較2016年02月03日最低點660點上漲30.91%。自8月下旬以來至今BPI從725點一路飆漲至864點,四個月內累計上漲139點,而這次是自8月下旬以來BPI首次呈現下跌。
不僅如此,進入本周后,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氣勢漸弱,部分商品開始連續回調。有色板塊一蹶不振,滬鉛連續三日大跌,農產品集體疲軟,而能化板塊除瀝青略強外,其余品種紛紛走弱,之前漲勢如虹的螺紋鋼、鐵礦石期貨從上周開始也大幅回調,除15日當天小幅收漲外,從上周三開始曾連續三個工作日跌幅超3%。
對此,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指出,大宗商品市場有轉向跡象,此前市場多空交織導致方向不明朗,故而在慣性作用下延續漲勢,但隨著年底臨近,利好已經出盡,“冷空氣”即將到來,市場不明朗的“霧霾”開始逐漸散去,市場或就此改變方向,而此前CDRC發布的12月MSI(市場可持續性指數),12月為20,市場或在12月20日左右出現回調,而本周市場的表現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劉心田認為,期貨市場的回調也提前折射出“順風”上漲的一眾商品行情即將結束,集體性上漲的行情或將告一段落,市場或陷回調。
焦化廠強勢地位動搖焦炭價格易跌難漲
21日國內焦炭現貨有漲有跌,焦鋼博弈膠著,華東、西北部分地區跌40-50。天津港準一級冶金焦(A<12.5,S<0.7,CSR>60,Mt8)平倉價報2200-2250元/噸,環比持平。
近期鋼廠焦炭庫存持續上升,鋼廠采購焦炭意愿下降,加之近期霧霾天氣鋼廠限產力度較大,對焦炭消耗降低,焦化廠強勢地位動搖,鋼廠焦企博弈加劇,隨著后期鋼廠限產程度提高,優勢天平將逐步向鋼廠傾斜,焦炭價格易跌難漲,預計焦炭期價短期將以下跌為主。
市場或將進入供需兩淡格局鋼價上下兩難
實際上,近期市場看多的預期主要來自于供應端,鋼材供應端確實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從周度數據來看,12月16日當周,全國高爐開工率為75.14%,這一數值處于歷史低點附近,僅僅高于2016年春節前后創出的歷史最低高爐開工水平,高爐開工率已經連續第八周下降。
從月度數據來看,11月粗鋼日產量在213萬噸左右,前11個月粗鋼累計產量為73893萬噸,同比增長1.1%。我們認為,供應收縮是確定的,依據有以下兩點:一是季節性規律,從歷史來看,11月、12月往往是年內產量的低點;二是政策影響。不過,同時也要看到,目前鋼廠減產力度尚需產量數據的確認,并且從歷史情況來看,很少會出現單由供應收縮引發的鋼價上漲行情,供應收縮對鋼價的支撐作用存疑。
編輯:張崇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