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做強做大、打造世界一流,是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是中央企業的新長征,“爬雪山”、“過草地”之類的艱難歷程是少不了的。最近,以中鋁集團、中國五礦集團等為代表的礦業央企在走出去、引進來方面的動作引發關注,涉及產業、資金、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合作。
據中國鋁業集團網站消息稱,秘魯當地時間6月1日上午,中鋁特羅莫克銅礦二期擴建項目開工儀式在秘魯總統府金色大廳舉行。這標志著中鋁集團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海外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秘魯總統馬丁·比斯卡拉表示:“這筆投資對秘魯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將提高秘魯礦業的生產力。此外,還將直接創造大量就業崗位,振興秘魯經濟發展。當項目2020年建成完工后,還將為秘魯創造更大的經濟收入。這些資金將進入到秘魯的公共服務領域,如提高教育和衛生醫療,進行飲用水工程。因此我們非常歡迎中鋁的這次投資,不僅是因為投資額巨大,而且對于秘魯的發展意義重大。”
中鋁集團董事長葛紅林表示,中鋁秘魯特羅莫克銅礦二期擴建項目總投資13億美元,到2020年,年產能將提升45%,年產值將達到20億美元以上,并將會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就業和稅收。他強調,中鋁集團經過艱苦努力,成功地把特羅莫克銅礦建成了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級銅礦山,并于2013年投入運營。今年是中鋁秘魯公司發展的十周年。十年來,中鋁集團在秘魯累計投資已超過40億美元,繳納各類稅金超過10.36億美元,累積提供了數萬個就業崗位。在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中鋁集團始終秉承尊重當地文化、遵守法律法規,本著“平等和諧、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回報,成為秘魯當地“社會尊敬、員工自豪、效益優良和環境友好”的典范,創造了中國境外投資的成功典型案例。
據介紹,中鋁投資13億美元進行特羅莫克項目的二期擴建,建設過程將直接間接創造9000個就業崗位。未來中秘務實合作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3年內中國企業將形成新一輪投資熱潮,合作領域將覆蓋能礦、交通通信、基礎設施、金融等。
據了解,中鋁秘魯特羅莫克銅礦二期擴建項目是全球采礦設備和單條選礦生產線處理能力排名第一的項目,是中國在海外建成的第一個世界級銅礦綠地項目,也是秘魯近20年來建成的第一個大型銅礦綠地項目。
據北京商報報道,6月7日,力拓宣布與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五礦”)簽訂協議組建合資公司,在中國開發礦石儲備。合作雙方將共同出資2億元,先期在6個月內各出資3500萬元。
2017年6月,中國五礦和力拓簽署了《關于開展全球勘探合作的框架協議》,這是落實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第一步,有助于雙方共同抓住獲取全球優質資源的機會、謀求在礦業領域的長久發展。
2017年11月,中國五礦和力拓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正式確定了雙方在礦產勘探領域的合作關系,標志著雙方在全球勘探合作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對于所取得的這一新進展,雙方均表示滿意,并期待繼續攜手,以合作及富有建設性的方式在中國境內外尋找礦產勘探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五礦與力拓在鐵礦石貿易、銅資源開發、資源勘查等領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在勘探技術應用、資源評價系統、鐵礦石長協、港口現貨分銷等方面合作前景廣闊。對力拓而言,與中國五礦合作有利于鞏固力拓在中國市場的地位和穩定的收入來源。
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Jean-Sebastien Jacques(夏杰思)曾表示,中國是力拓最大的市場,每年為力拓貢獻40%以上的營收,力拓向中國供應大量的礦產和金屬,包括鋁、銅、能源產品、工業礦物和鐵礦石。同時,中國也是力拓的主要供應商,供應包括原材料、機械設備和運輸服務。目前,力拓先后與中鋼、寶鋼、中鋁等企業在世界范圍內成立了多家合資企業,包括恰那合資公司、寶瑞吉合資公司、西芒杜鐵礦石項目以及中鋁力拓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另據報道,日前,中石化四建公司參建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FPSO)完工出海。FPSO是一套集煉化裝置和生活區于一體的大型裝備,可對原油進行初步加工并儲存,船身總長307米、寬74米、重8萬噸,排水量是“遼寧號”航母的5倍,是目前國內承接的工程量最大、最復雜、技術要求最高的海上超級工程,被稱為“海上石油加工廠”。
中石化第四建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次大型國際工程,所有參建員工無懼困難,直面挑戰,勇敢擔當,彰顯了‘鐵軍’精神,雖然苦、累,但最終換來了FPSO P67的揚帆遠航,按時交付出海。”
礦業央企的新長征路還在繼續,這期間會取得成績抑或是產生曲折,將會發生哪些故事,我們將持續關注。
編輯:不銹鋼買賣網小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