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的中厚板不銹鋼產品質量非常穩定,而且板幅比較寬使用時相對減少焊縫,產品可塑性好比較好加工,產品使用沒有發生任何問題效果比較好;鞍鋼的服務同其他鋼廠比較也是相當好的,交貨及時、整體服務效果比較好;今后我們打算在九鎳鋼、雙相鋼等方面加大與鞍鋼的合作力度,希望鞍鋼今后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這是今年8月23日,常州曠達威德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志平,在參加中國化工裝備協會第六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暨鞍鋼新材料新技術交流會時說的一番話。
短短不到兩年時間,鞍鋼不銹鋼產品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截至目前,與鞍鋼合作的客戶已達10余家,且均為國內知名企業,承接各類不銹鋼合同5000余噸,目前已供貨品種主要有奧氏體不銹鋼系列(304、316等),雙相不銹鋼系列(S32101及S32205等),鐵素體不銹鋼系列(430、405等)及馬氏體不銹鋼40Cr13等10余個牌號。鞍鋼不銹鋼已經成為用戶青睞的“后起之秀”。
定位高端 填補空白
2014年,鞍鋼開始進軍不銹鋼領域。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及對自身研發能力的評估,最終鞍鋼制定從高端產品入手的戰略方針,以開發國內不銹鋼領域最高級別的寬規格核級雙相不銹鋼板S32101為抓手,打通中厚板不銹鋼市場。
此后,鞍鋼相關領導多次帶隊走訪用戶,及時了解市場需求,并于2016年購置安裝了全系列配套不銹鋼專業生產線,確保從鋼坯、軋制、酸洗等全流程受控。產銷研團隊密切配合及時調整研發方向,經過10多次實驗試制,5次工業化試制,最終成功生產出首張寬度為3.75米,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的超寬幅核級雙相不銹鋼板S32101。并得到用戶的認可。
2016年12月,鞍鋼成功中標海陽4號和陸豐2號核電項目用雙相不銹鋼板S32101,共計330余噸。此次中標標志著鞍鋼在核電領域實現了碳鋼與不銹鋼的全面開花結果,更令人倍感自豪的是,雙相不銹鋼板最大寬度為3.2米,打破了3.1米寬的國內極限,填補國內空白,完全具備替代進口的能力。
鞍鋼超寬幅雙相不銹鋼的成功研制,結束了我國核電用寬規格雙相不銹鋼板依賴進口的局面,填補了我國特種鋼材的短板,達到世界領先,是我國核電關鍵設備與材料國產化、自主化的重大突破。此外,核電用雙相不銹鋼的成功研制不僅可提升我國在特種鋼生產制造方面的國際競爭力,更將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向高端邁進。
鞍鋼是目前國內唯一可生產最大寬度達4000mm的不銹鋼生產企業(從原料-酸洗全流程自有一體化),填補國內空白。
破繭而出 羽化成蝶
2018年,憑借強大的品牌質量優勢,鞍鋼不銹鋼復合板接連中標武漢市青山長江公路大橋、五峰山特大橋共計2500多噸,實現了鞍鋼不銹鋼復合板業績的突破,進一步擴大了鞍鋼不銹鋼復合板產品的國內影響力。
青山長江公路大橋全長為7.548公里,天興洲主航道橋為主跨938米兩塔雙索面鋼箱及鋼箱結合梁斜拉橋,橋面寬47米,為長江上最寬的橋梁。預計2019年基本建成通車,屆時將成為萬里長江上最寬的大橋。
五峰山公鐵大橋是繼1968年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之后的長江江蘇段第三座公鐵兩用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全長6400多米,其中主跨為1092米,其搭載的公路、鐵路車道數量和重量,都分別遠遠超過國際同類橋梁,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不銹復合板是我國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鋼材品種,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國內需求量近期為3萬噸/年,中期為10萬噸/年。主要應用于石油、化工、鹽業、水利電力等行業。不銹鋼復合板作為一種資源節約型的產品,可減少貴重金屬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工程造價,實現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完美結合,有著良好的社會效益,是未來中厚板發展的一個方向。
軋制法生產不銹鋼復合板技術是全新的一種生產工藝,需要采用真空電子束焊機進行焊接、大功率大軋制力的軋機以特殊的工藝規程進行軋制、先進的板形控制技術以及優良的不銹鋼表面處理技術。課題組從2015年開始進行相應關鍵技術研發,先后突破了復合板用坯料表面清理技術和組坯技術;復合鋼板組織性能控制技術等多項難題,先后成功試制出厚規格復合板和極薄復合板,板寬超過3000mm。
多年來,鞍鋼復合板項目團隊一直致力于高端復合鋼板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相繼開發多品種規格的不銹鋼復合鋼板。本次中標標志著鞍鋼成為我國鋼鐵行業內少數能夠批量供應不銹鋼復合板的企業之一。
鞍鋼各部門及相關單位密切配合,按照用戶的技術要求,2018年5月完成第一批合同交付。
獲得進軍國際市場“通行證”
2017年6月,鞍鋼船用雙相不銹鋼獲得了中國船級社、意大利船級社等9國船級社認證證書,標志著鞍鋼具備了進軍國際船用不銹鋼領域的資質與能力。
面對化學品船用雙相不銹鋼需求增長趨勢,鞍鋼于2014年成立了雙相不銹鋼推進項目組,新建了不銹鋼固溶熱處理爐,配套建立了噴砂、俢磨、酸洗鈍化生產線。
研制開發期間,項目組開展了大量的調研、工藝路線論證工作,在僅進行一輪工業試制的基礎上,快速攻克了多項難題。隨后,鞍鋼股份成立了雙相不銹鋼船級社認證項目組,積極籌備船級社認證工作,并陸續收到CCS、DNVGL、RINA等船級社下發的認證證書,僅用兩個月時間,完成船用雙相不銹鋼的全部認證工作。
鞍鋼開發認證的化學品船用雙相不銹鋼具有單重大、板幅寬、性能指標優異、焊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優良等特點,可大幅提高船廠施工效率,降低建造成本,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目前,鞍鋼船體及海工鋼產銷研團隊已與滬東等船廠進行了多次技術交流,并針對船廠提出的關注點,進行積極完善,爭取盡早實現供貨業績。
持續引領核電用不銹鋼發展
日前,鞍鋼成功研制生產四代核電裝備用不銹鋼,經專家評價,鋼板的性能指標控制較好,滿足后續試驗要求。
自2017年7月,鞍鋼著手進行四代核電裝備用不銹鋼產品研發,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四代核電裝備用不銹鋼的實驗室試制,化學成分、關鍵工藝參數的確定,并成功生產出合格產品。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院士李依依說,鞍鋼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從碳鋼向不銹鋼中厚板的轉變,體現了鞍鋼在中厚板方面雄厚的研發實力及優秀、高效的科研隊伍。
四代核電是未來世界各國發展核電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從項目設計、制造及關鍵材料全面自主化,引領全球核電技術的標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重器”,鞍鋼將持續與國內權威核電材料研發單位合作,引領國內外核電用鋼發展,實現核電用板材的全覆蓋,并成為新一代核能用鋼標準的制定者和材料制造商。
2018年8月,鞍鋼研制開發的核級316H中厚板不銹鋼中標我國四代核電項目,“鞍鋼制造”將助力我國核能發展開啟新篇章。
今后,鞍鋼將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完善供貨管理體系、豐富產品品類、進入國內知名設計院短名單、塑造鞍鋼不銹品牌。
編輯:不銹鋼買賣網小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