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要求,2018年11月15日前,汾渭平原相關省份山西、河南、陜西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報送工業企業錯峰生產方案。
根據《方案》,汾渭平原主要范圍包括: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晉中、運城、臨汾、呂梁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陜西省西安(含西咸新區)、銅川、寶雞、咸陽、渭南(含韓城市)市以及楊凌示范區。
《方案》提出,加大現有焦化、鋼鐵企業整合力度,提升產業裝備水平,大幅減少企業數量。列入去產能的鋼鐵企業,需一并退出配套的燒結、焦爐、高爐等設備。2018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鐵精礦、燒結礦、球團礦等散狀物料儲存和輸送密閉改造,完成鋼渣處理設施密閉治理,提高燒結機尾、環冷機廢氣捕集率,燒結機尾區域不得有可見煙塵。2019年3月底前,完成高爐出鐵場密閉改造,煉鋼車間配備屋頂罩。有序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大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投入,加快煤礦、電力、鋼鐵、焦化、有色等重點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
《方案》稱,加強采暖期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2018年10月底前,各城市重點針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并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明確具體安全生產措施。對各類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達到排污許可管理要求,或未按期完成 2018-2019 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采取錯峰生產措施;對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
涉及具體各地市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如下——
編輯:不銹鋼買賣網小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