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考察,還是覺得生態優美、營商環境優良的北海最適宜我們的發展。”11月27日,在四季度全區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和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的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項目基地上,深圳惠科電子總裁王智勇發出感慨。
從12年前西遷落戶北海建廠,到5年前擴廠建產業園,再到今年啟動產業新城,謀劃建設西南地區最大的移動智能終端生產基地,惠科的產業在北海越做越大。而像惠科這樣,看中北海宜居宜業發展環境的企業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近年來,北海市相繼推行多項“生態立市”行動,出臺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明確禁止開發高污染、高能耗項目。
去年,外省一家鋼鐵公司準備向外轉移,投資160億元建設新的鋼鐵基地,據初步測算,項目建成后產值240億元、稅收12億元。
經過多輪考察比選,該公司提出將北海作為在廣西的唯一選址城市。面對眾人眼里的“香餑餑”,經反復考慮和評估論證,北海卻出人意料地予以婉拒,其中最為重要的理由便是該項目有可能對北海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補充閱讀:今年早些時候,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發布《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委關于印發2018年自治區重點工業項目分級協調工作方案的通知》,同時附上了《2018年自治區重大工業項目表》,內容顯示,來自河北**市的**公司擬在廣西北海市建設400萬噸級鋼廠“**新一代鋼鐵生產加工基地項目”,總投資達160億!
該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地區:北海市
企業名稱:**公司
項目名稱:**新一代鋼鐵生產加工基地項目
項目內容:擬建項目減量置換后煉鐵產能為405萬噸、煉鋼產能為393萬噸。建設3×1550m3高爐,3×116t轉爐,以及原料廠、焦化、燒結、軋鋼等配套公用設施。同時引進一批制管、鍍鋅帶鋼、鋼木家具、鋼材深加工等配套產業項目。
項目所在地:北海市
項目開工時間:2018.12
項目竣工時間:2020.12
總投資:160億元
2018年擬投資:1億
建設階段:前期工作
備注:傳統產業改造
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一批高污染、高排放的小水泥、淀粉、造紙、酒精企業或生產線被強令關閉。
“良好生態環境是大自然對北海最大的恩賜,我們有責任把這片綠水青山和清新空氣保護好。”多年來,北海市歷屆班子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深入推進生態立市戰略,加快打造天藍地綠、山清水秀、海晏河清、宜業宜居的美麗北海,使得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北海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北海市通過推立法、編規劃、抓整治,先后推出一系列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措施:
對市內濕地、紅樹林、海灣、湖泊、水庫、河道劃出紅線加以保護,規定距海岸沙灘300米范圍內嚴禁新建非公益性永久建筑,嚴禁填海、圈占沙灘和紅樹林;
制定實施了《推進生態立市行動方案》;
啟動紅樹林、沙灘、潿洲島、老街、漢墓“五個保護”立法;
開展了非法開采海砂整治百日行動,整治修復了合浦采石場“天坑”;
啟動生態保護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水環境治理三年攻堅戰和南流江流域環境整治項目,完成了40個雨污合流排放口截流和36個直排口整治……
而在產業發展上,該市思想統一,步調一致:“在全國發展格局中,不需要一個霧霾蔽日的北海,而要一個碧海藍天、可以做深呼吸的北海!”生態優勢金不換,成為廣泛共識。
北海市以保護生態環境和節約資源為前提,通過調結構,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逐步構建以生態型工業為主體的新型工業化產業格局。“十二五”以來,該市經濟快速發展,增速一直位居全區前列。由于在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推進扎實的節能工作,近兩年來該市累計實現全社會單位GDP能耗下降4.07%。
對危害生態環境項目堅決“舍”掉,另一方面,該市卻無比慷慨地對生態友好型項目大力相“予”。北連城中心、南接銀灘入海口的馮家江鯉魚地,是城市規劃中價值連城的“黃金寶地”,開發價值巨大。市委、市政府卻優化規劃,決定通過PPP模式斥資26億元,啟動水環境治理工程,打造涵蓋觀鳥林、休閑長廊、水面等景觀在內的約7平方公里濱海濕地公園。通過治理,原流域50多個排污口將全部封閉,江水統一經再生水廠進行處理。通過“治水、造景、促城”建設,實現景觀綠地系統融合,將其建成市內最大的生態亮點。
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成效明顯。今年以來,鯨群頻繁出現在潿洲島海域,被專家認定為迄今中國大陸發現的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鯨類生活群體,成為北海又一張生態名片。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該市環境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達95.6%,穩居全國前列;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主城區生活垃圾100%無害化處理。
編輯:不銹鋼買賣網小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