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1日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關于印發浙江省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細則的通知》(浙經信建冶煤〔2018〕230號)要求,現將浙江友誼新材料有限公司產能出讓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月18日。
只從戴南中頻爐“一刀切”之后,戴南不銹鋼產業相關領導都在一直努力,想從外省引進新的不銹鋼產能,帶動本地的不銹鋼事業發展,按照公示信息來看,浙江友誼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兩座電爐煉鋼——52萬噸產能將出讓給戴南,而受讓產能方——江蘇眾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獲得換算后的41.6萬噸產能,此舉將有望實現不銹鋼產能的又一次跨省轉移。
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江蘇眾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浙江友誼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此次產能轉移對公司層面來看也僅僅只是地區性的戰略性轉移,而新增產能之后,戴南不銹鋼市場如何發展,如何匹配,也是后期必須克服的困難。
從戴南市場以往的發展路線來看,主要突出的是“小”“精”“特”的路線,訂單的訂貨量普遍偏小,訂貨的要求普遍較為特殊,精細化定制等等操作模式,相對而言很難匹配上較為大型的冶煉企業,因此在引進產能之后,如何進一步匹配,戴南不銹鋼轉型升級的道路仍顯艱難。
而從企業方面來說,此次引進的是一臺電爐產能,就當前的市場而言,電爐生產成本普遍偏高,對比有競爭企業的一體化工藝的青山和其他中頻爐 AOD精煉的企業,成本的劣勢十分明顯,電爐在不銹鋼行業如何發展,仍需鋼廠自身來進行摸索,近年來,不銹鋼電爐企業也在尋求新的生產優化措施,其中贊同度較高的是使用破碎料進行連續化加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冶煉成本,而這方面設備、市場、鋼廠均沒有成熟型的措施,創新之路長而彌堅,在此,希望戴南能有不銹鋼產業的二次騰飛,也希望創新化的不銹鋼冶煉體系能在戴南騰飛。
編輯:不銹鋼買賣網小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