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量、消費量繼續增長
2019年,全國不銹鋼粗鋼產量預計突破3000萬噸,同比增長12.36%;不銹鋼表觀消費量預計為2460萬噸,同比增長15.15%。在國際經濟環境不太好的形勢下,不銹鋼產量、消費量保持兩位數增幅,反映出不銹鋼的功能性、替代性。
二、品種結構出現新變化
在不銹鋼品種結構中,300系不銹鋼占比為47.7%,同比增長2.24%;400系不銹鋼占比為17.51%,同比降低 3.04%;200系不銹鋼占比為34.13%,同比增長0.78%。雙相不銹鋼第1次突破20萬噸,超級奧氏體不銹鋼、鎳基合金產量大幅增長并替代進口。
三、進出口雙雙下降
預計2019年我國不銹鋼進口115萬噸,同比減少70萬噸,降低37.84%;出口360萬噸,同比減少40萬噸,降低10%。
四、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提速
隨著高、精、特不銹鋼產品不斷推出。如太鋼超薄精密帶(手撕鋼)獲冶金科學技術獎特等獎、高純316H應用于我國第四代核電機組、超級奧氏體S31254和超級雙相不銹鋼2507第1次應用于船舶脫硫等。
五、產品實物質量明顯提高
太鋼、寶武、東特、泰山鋼鐵、武進不銹鋼等企業在國家科技質量評比中獲獎。
六、產業重組整合開始提速
如今年太鋼、寶武、鑫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上海電氣、青山集團入駐天津鋼管開展重組前期工作等。
七、全行業企業環保水平大幅提升
適應國家藍天碧水要求
八、全球首例不銹鋼期貨于9月25日上市
標志著我國不銹鋼有了自己的官方定價機制和對沖風險的官方工具。
九、不銹鋼國家標準密集出臺
今年初以來,含銅抗 菌不銹鋼、供水用不銹鋼焊接鋼管、液化天然氣用不銹鋼無縫鋼管等18項國家標準已編制完成,不銹鋼絲、耐蝕合金無縫管等11項國家標準已經頒布,將提升不銹鋼生產和應用水平。
編輯: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