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江北杰佳不銹鋼有限公司利用原有土地,建起5000平方米的新廠房,成立寧波惠之星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軍高端光學薄膜領域。預計今年該企業產出達3000萬元,明年企業一期項目達產后,年銷售額接近3億元。
昨天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兩年來,差別電價政策倒逼我市不銹鋼行業轉型升級的作用逐漸顯現。截至目前,已有3家企業完成設備更新提升,5家企業轉向高端光學薄膜、物流、農機制造、強磁材料、中小企業孵化基地等領域。
為加快推動節能降耗,2011年10月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對不銹鋼行業實施差別電價,即每千瓦時電加價0.3元,共涉及擁有中頻爐、工頻爐、電爐等設備的不銹鋼(熔煉)企業94家。兩年來,我市已累計征收差別電價資金1.2億元,56家不銹鋼企業關停,騰出節能空間19萬噸標煤。
在逾半數企業關停的同時,更多的不銹鋼企業轉戰新興產業。寧波合眾不銹鋼有限公司曾經產值超億元,兩年前開始停產轉型發展現代物流業,利用原有閑置土地和廠房,建設專業現代物流園區。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30余家企業入駐。預計未來3年內,園區年營業額將達10億元,年利稅達1500萬元。
余姚河姆渡鎮曾經集聚了全市近一半的,如今該鎮不少不銹鋼企業獲得“新生”。北野拖拉機制造有限公司前身是余姚市華順特鋼有限公司,專業生產不銹鋼已有8年,且年產值超過了1.5億元。兩年前,公司果斷停掉不銹鋼熔煉生產線,僅保留不屬于高能耗的冷軋車間,并將耗資700多萬元購置的全套不銹鋼熔煉設備拆除,當廢鐵賣掉。隨后,企業投資3000多萬元,對原廠房進行改造,引進新設備和測試儀器,轉型生產拖拉機。今年以來,北野公司開足馬力加班生產,預計銷售額翻倍。
“收取來的差別電費,10%用于全市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降耗工作,其余部分返還相關縣(市)區,專項用于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節能降耗及其他相關工作。”市經信委有關人員介紹。兩年來,省財政返還我市差別電價資金9000余萬元。根據相關規定,市財政將按各地實際上繳的90%比例返還各縣(市)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