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變壓器產量已達到17.01億千伏安,與2013年相比增長了11.69%,相當于增加了約2億千伏安;中小電機總產量達到1.77931億千瓦,同比增產555.4萬千瓦,增長3.2%;大電機和家用電器產量也有一定的增長。這些產品產量的增長帶動了電工鋼消費量的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四大行業即變壓器、大電機、中小電機、家用電器,總共消耗電工鋼約736萬噸,其中變壓器消耗取向電工鋼約102萬噸(不含二次油片),大電機、中小電機、家用電器共消耗無取向電工鋼約634萬噸(大電機、中小電機、家用電器分別約56萬噸、345萬噸、233萬噸)。
雖然各電工鋼下游行業部分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但均呈現穩步發展態勢,預計2015年我國電工鋼需求呈現小幅增長,達到760萬噸,同比增長4.62%。其中,取向電工鋼需求為110萬噸,無取向電工鋼需求為650萬噸。
變壓器產業規模持續增大
據2014年不完全統計,我國變壓器生產企業超過2000家(包括電力變壓器、電子變壓器、互感器和整流器等相關企業),產能為25億千伏安~30億千伏安,已出現嚴重過剩。預計在今后的很長時期內變壓器行業的增速將告別過去高速增長的態勢,實現平穩增長。從產品的發展趨勢來看,變壓器將向更節能、低損耗、體積小和大容量、高參數、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從2014年來自1809家變壓器、整流器和電感器制造企業的統計數據看,其主營業務收入為4019.28億元,利潤總額為151.18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05.31億元。據不完全統計,變壓器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僅為50%左右。
2015年,國家電力工業提出推行節能變壓器的實施戰略,將提高招標文件的能效參數,明確了要逐步淘汰S9型變壓器,大量使用S13型變壓器。預計2015年變壓器行業的發展將穩中有進,變壓器行業對電工鋼的需求也會稍有增長,尤其是對HiB鋼(高磁感取向電工鋼)的需求增長會更加明顯,將成為“十三五”的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電網建設投資和電力需求的不斷增長,變壓器行業整體產銷規模大幅提升,變壓器行業制造技術也朝著特大型超高壓發展,電壓等級由220千伏、330千伏和500千伏向750千伏、1000千伏發展。這對電工鋼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高導磁率的HiB鋼可以有效地減少空載損耗,降低電工鋼的磁致伸縮、噪音,減少環境污染,已廣泛應用于大型變壓器制造,目前我國550千伏以上超高壓送電、直流送電、配電變壓器節能降耗均采用HiB鋼。我國電網建設未來將需要更多的高壓變壓器,HiB鋼將是未來的主流需求。同時,隨著直流輸電的發展,今后對機械刻痕或激光刻痕的取向電工鋼需求也會增加。
國家電力部門擬定2015年新增投資4202億元來建設電網。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啟動,配網自動化和農網改造將直接增加電網建設投資,大大地刺激對節能型變壓器和取向電工鋼的需求。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我國變壓器(尤其是新型節能配電變壓器)產業規模將持續增大,取向電工鋼需求在2014年的水平上有所上升,增幅為5%~8%,將達到110萬噸。
智能、可靠是未來大電機行業發展方向
大電機行業是以大型發電設備制造為主體的重型裝備制造業,產品主體是國家電力建設用的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大功率)成套裝備,具有投資大、產品技術要求高、產品批量小、制造裝備要求高等特點。
2014年,我國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穩步增長,截至2014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為13.6019億千瓦,同比增長8.7%;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設備容量為1.0350億千瓦。其中,水電新增2185萬千瓦,火電新增4729萬千瓦,核電新增547萬千瓦,并網風電新增2072萬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新增817萬千瓦。
隨著近些年的發展,我國發電設備企業在設備制造上,不僅有量的增長,也有質的提高,發電設備行業在關鍵設備和核心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如全國最大單機容量11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投產,國內最大容量超超臨界66萬千瓦雙抽供熱汽輪機投運等。
但目前大電機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正處于行業調整階段。未來年發電設備裝機和制造容量將保持在1億千瓦以下;水電改造將逐步成為中國水電裝備市場主體,大容量水電機組電站的開發逐步減少,水電發展以中小容量單機為主體;火電裝備向清潔化發展,常規燃煤火電向高參數、近零排放發展,煤電市場改造比例提升,但煤電總體裝機規模將逐步下降;核電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保持發展勢頭,第3代核電技術還需完成技術驗證和確認,形成自主的第3代核電技術是我國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方向;分布式能源發展將進一步加速,燃機關鍵技術國產化是技術發展重點方向;風電產業將基本維持當前裝機規模和發展態勢,海上風電發展加速,直驅風電技術占比將逐步上升;市場國際化成為大電機行業裝備企業的必然選擇,非洲、南美、東南亞水電市場,印度、東南亞火電市場及60赫茲火電市場都將成為我國大電機制造企業的國際主戰場。發電設備機組智能化、高可靠、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實現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是我國大電機裝備制造技術未來必然的發展方向。
預計2015年,大電機行業無取向電工鋼用量將上升,同比增長7%。
中小型電機行業強調節能要求
從2011年起,第5代產品YE2、YE3系列等三相異步電動機(IE系列)成為主流,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電機生產、使用和出口國。
2014年,全國有2000家~3000家電機廠,其特點是小廠居多,較為分散。電機產品約300多個系列,近1500個品種,主要為Y、Y2系列及派生系列等低壓三相異步電動機產品(約占產量的70%)以及YKK等中型高壓電機系列三相異步電動機產品。
2014年,中小型電機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67.1億元,同比增長4.8%;總產量為1.77931億千瓦,同比增產555.4萬千瓦,增長3.2%;全年實現銷售收入669.1億元,同比增加20.4億元,增長3.1%,增速比上年下降17.4%。
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是量大面廣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據統計,我國電動機電能消耗占總耗電量的57%以上、工業總耗電量的75%以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對電動機系統的節能均給予了高度重視,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有關電動機的能效標準。
為此,我國制定了新國標GB18613-2012《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并從2012年9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新國標將效率等級分為3級,符合3級效率標準等級的YE2系列等高效率三相異步電動機已成為主導產品,符合2級效率標準或節能評價值等級的YE3系列等超高效率三相異步電動機產品已列入工信部《全國電機能效提升計劃》重點推廣應用的節能產品之一。
此外,目前我國高效率電機的市場份額還較小,與國外在開展高效率電機的推廣應用方面尚存在較大差距,但同時也說明其市場空間廣闊。近期,我國正在組織編制中小型電機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其重點任務之一,依然是圍繞“電機系統節能工程”這一主題。
在對外出口方面,我國中小型電機行業將面臨出口電機的技術壁壘,電機能效指標已在歐盟、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廣泛推廣。從2015年1月1日起,額定輸出功率在7.5千瓦~375千瓦的電動機能效不得低于IE3能效水平或達到IE2能效水平,同時配備變速傳動裝置;從2017年1月1日起,額定輸出功率在0.75千瓦~375千瓦的所有電動機能效不得低于IE3能效水平或達到IE2能效水平,同時配備變速傳動裝置。由此可見,我國所有標準型和低效的電動機將退出歐盟市場。隨著能效標準的實施和非標產品的禁用或限制,預計后期國內高效用無取向電工鋼需求將超過200萬噸。
2015年,預計整個中小型電機行業總產量將達到1.95億千瓦,無取向電工鋼需求將達到350萬噸。
家電行業收入增速有望保持8%
2014年,我國家電行業共完成利稅總額1407.3億元、利潤總額為931.6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9.5%、18.4%;主營業務收入為1.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出口額為581億美元,同比增長5.2%。其中,大家電出口額為231億美元,小家電出口額為259億美元,零部件出口額為91億美元。部分產品產量出現下降,但全年產量仍處在歷史高位。其中,大家電中冰箱(含冷柜)和洗衣機的產量實現零增長和小幅下降,微波爐的產量實現8%的增長,空調器產量同比增長11%。
目前,國內家電龍頭企業在推進工廠技術改造、模式創新、渠道建設、產業結構升級等方面成就顯著,在生產自動化、提高智能柔性化制造能力、提高機器人使用的比例、打造數字化工廠等方面獲得良好成效,整機企業的產業升級激勵著上游配件行業加快新品開發與產品結構升級。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認為,2015年,冰箱(含冷柜)、洗衣機的國內市場需求規模將大致保持在2014年的水平;未來消費升級將繼續成為推動家電業發展的主要動力,“高、大、上”將繼續成為家電市場的消費趨勢,創新性的產品將繼續為小家電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產業面臨國際市場消費升級的挑戰,家電行業應及早做好應對準備;數字化、智能化的科技革命在更深層次影響家電行業的產業變革,2015年,網絡銷售將向農村市場延伸,今后,面向海外市場的網絡銷售還將為家電行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天地。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指出,隨著中國家電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深化,以技術創新為主的發展動力將進一步增強家電產業鏈區域工業園的建設。可以預見,2015年,中國家電業主營收入增速有望保持在8%,實現“十二五”規劃的1.5萬億元的發展目標,其對無取向電工鋼的需求預計達到240萬噸。
編輯:調貨隨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