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冷軋不銹鋼鋼板及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本標準適用于寶山鋼鐵股份公司生產的厚度為0.20mm~6.50mm、寬(kuan)度為730mm~1600mm的冷軋不銹(xiu)鋼(gang)(gang)鋼(gang)(gang)帶(dai)以及由鋼(gang)(gang)帶(dai)橫切成的鋼(gang)(gang)板及縱切成的縱切鋼(gang)(gang)帶(dai),以下簡稱鋼(gang)(gang)板及鋼(gang)(gang)帶(dai)。
2 規(gui)范性引(yin)用文件
下列(lie)文件(jian)中的(de)(de)(de)(de)(de)條款通過本(ben)(ben)標(biao)(biao)準(zhun)(zhun)的(de)(de)(de)(de)(de)引用(yong)(yong)而(er)成為(wei)本(ben)(ben)標(biao)(biao)準(zhun)(zhun)的(de)(de)(de)(de)(de)條款。凡(fan)是注日期的(de)(de)(de)(de)(de)引用(yong)(yong)文件(jian),其隨后所有的(de)(de)(de)(de)(de)修(xiu)改單(不包括勘誤的(de)(de)(de)(de)(de)內容)或修(xiu)訂版均不適用(yong)(yong)于本(ben)(ben)標(biao)(biao)準(zhun)(zhun),然而(er),鼓勵(li)根(gen)據本(ben)(ben)標(biao)(biao)準(zhun)(zhun)達成協議的(de)(de)(de)(de)(de)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yong)(yong)這些文件(jian)的(de)(de)(de)(de)(de)最新(xin)版本(ben)(ben)。凡(fan)是不注日期的(de)(de)(de)(de)(de)引用(yong)(yong)文件(jian),其最新(xin)版本(ben)(ben)適用(yong)(yong)于本(ben)(ben)標(biao)(biao)準(zhun)(zhun)。
GB/T 8170-2008 數值修約規(gui)則與極限(xian)數值的表示(shi)和判定(ding)
3 分類和代號
3.1 按邊緣(yuan)狀態分為
切邊 EC
不切邊 EM
3.2 按軋制精度分為
普通厚度精度 PT.A
較高厚度精度 PT.B
普通寬度精度 PW.A
較高寬度精度 PW.B
普通長度精度 PL.A
較高長度精度 PL.B
3.3 按表(biao)面加(jia)工類型分(fen)為
冷軋(帶氧化皮)后,進行熱處理、酸洗(或機械除鱗加酸洗)處理加工 No.2E
冷軋后,進行熱處理、酸洗處理加工 No.2D
冷軋后,進行熱處理、酸洗處理后,再進行平整加工 No.2B
冷軋后,進行熱處理、酸洗處理后,再用80#~120#砂(sha)帶研磨、平整(zheng)加(jia)工 No.3
冷軋后,進行熱處理、酸洗處理后,再用150#~320#砂帶研磨、平整加工 No.4
冷軋后,進行熱處理、酸洗處理后,再用150#~320#砂(sha)帶(dai)研磨拋光、平(ping)整加(jia)工 HL
冷軋后,進行光亮熱處理后,再進行平整加工 BA
4 尺寸
4.1 鋼板(ban)、鋼帶及(ji)縱切鋼帶的公(gong)稱尺寸范圍列(lie)于表1。
4.2 鋼(gang)板、鋼(gang)帶及(ji)縱(zong)切鋼(gang)帶推薦的(de)公稱(cheng)尺寸
4.2.1 通常情(qing)況下,鋼板及鋼帶的公稱(cheng)厚(hou)度(du)可在表1所(suo)列范圍內(nei),按0.05mm進級。
4.2.2 通(tong)常情況(kuang)下,鋼板及(ji)鋼帶的公稱寬度可在表(biao)1所列范圍內,按10mm進級。
4.2.3 通常情況(kuang)下(xia),鋼板的公(gong)稱長(chang)度可(ke)表(biao)1在表1所(suo)列范圍(wei)內,按(an)50mm進級。
4.2.4 根據需方(fang)要(yao)求,經供需雙方(fang)協(xie)商,可以提(ti)供推薦公稱尺寸外的其它(ta)尺寸的鋼(gang)板及(ji)鋼(gang)帶(dai)。
表 1
表面加工類型
|
產(chan)品類別
|
公稱厚度(du)
mm
|
公(gong)稱寬度
mm
|
公稱(cheng)鋼(gang)板長(chang)度或鋼(gang)卷內徑
mm
|
No.2E
|
鋼(gang)板
|
切邊 EC
|
1.4~6.5
|
730~1570
|
1000~12000(鋼板長度)
|
不切邊 EM
|
750~1600
|
鋼帶
|
切邊 EC
|
1.4~6.5
|
730~1570
|
610(鋼卷內徑(jing))
|
不切邊 EM
|
750~1600
|
縱切(qie)鋼(gang)帶
|
1.4~3.0
|
120~700
|
508/610(鋼(gang)卷(juan)內(nei)徑(jing))
|
No.2D
No.2B
|
鋼板(ban)
|
切邊 EC
|
0.20~3.0
|
730~1350
|
1000~5000(鋼板長度)
|
不切邊 EM
|
750~1350
|
鋼(gang)帶
|
切邊 EC
|
0.20~5.0
|
730~1570
|
508/610(鋼卷內徑)
|
不切邊 EM
|
750~1600
|
縱切(qie)鋼帶(dai)
|
0.20~3.0
|
120~700
|
No.3
No.4
HL
BA
|
鋼板(ban)
|
切邊 EC
|
0.20~3.0
|
730~1350
|
1000~9000(鋼(gang)板長度)
|
不切邊 EM
|
750~1350
|
鋼(gang)帶
|
切邊 EC
|
0.20~3.0
|
730~1570
|
508/610(鋼(gang)卷(juan)內(nei)徑)
|
不切邊 EM
|
750~1600
|
縱(zong)切鋼帶
|
0.20~3.0
|
120~700
|
|
5 尺寸(cun)允許偏差
5.1 厚度(du)允許偏(pian)差
5.1.1 鋼板及(ji)鋼帶的(de)厚度允許偏(pian)差應符(fu)合表2的規定。如產品(pin)標準或合同中未注明厚(hou)度(du)精(jing)度(du)時,按普通厚(hou)度(du)精(jing)度(du)。
5.1.2 鋼帶兩端總長度25m范圍內的厚度允(yun)許偏差值,允(yun)許超過表(biao)2規(gui)定值的50%。
表2 單位:mm
表(biao)面(mian)加工類型
|
公稱厚度
|
下(xia)列寬(kuan)度(du)時的厚度(du)允許偏差
|
≤1000
|
>1000~1300
|
>1300
|
普通精(jing)度
PT.A
|
較(jiao)高精度
PT.B
|
普通精(jing)度
PT.A
|
較(jiao)高精度
PT.B
|
普(pu)通精度(du)
PT.A
|
較高精度
PT.B
|
No.2E
|
1.20~<1.50
|
±0.10
|
±0.07
|
±0.11
|
±0.08
|
±0.11
|
±0.08
|
1.50~<2.00
|
±0.12
|
±0.08
|
±0.13
|
±0.09
|
±0.13
|
±0.09
|
2.00~<2.50
|
±0.14
|
±0.10
|
±0.15
|
±0.11
|
±0.15
|
±0.11
|
2.50~<3.00
|
±0.16
|
±0.11
|
±0.17
|
±0.12
|
±0.17
|
±0.12
|
3.00~<4.00
|
±0.17
|
±0.14
|
±0.19
|
±0.15
|
±0.19
|
±0.15
|
4.00~<5.00
|
±0.19
|
±0.15
|
±0.22
|
±0.16
|
±0.22
|
±0.16
|
5.00~6.50
|
±0.22
|
±0.16
|
±0.25
|
±0.17
|
±0.25
|
±0.17
|
No.2D
No.2B
No.3
No.4
HL
BA
|
0.20~<0.30
|
±0.03
|
±0.020
|
-
|
-
|
-
|
-
|
0.30~<0.50
|
±0.04
|
±0.025
|
±0.04
|
±0.030
|
±0.04
|
-
|
0.50~<0.60
|
±0.05
|
±0.030
|
±0.05
|
±0.035
|
±0.05
|
-
|
0.60~<0.80
|
±0.05
|
±0.035
|
±0.05
|
±0.040
|
±0.05
|
-
|
0.80~<1.00
|
±0.06
|
±0.040
|
±0.06
|
±0.045
|
±0.06
|
±0.05
|
1.00~<1.20
|
±0.07
|
±0.045
|
±0.07
|
±0.045
|
±0.07
|
±0.05
|
1.20~<1.50
|
±0.08
|
±0.050
|
±0.08
|
±0.055
|
±0.08
|
±0.06
|
1.50~<2.00
|
±0.09
|
±0.055
|
±0.09
|
±0.060
|
±0.09
|
±0.07
|
2.00~<2.50
|
±0.10
|
-
|
±0.10
|
-
|
±0.10
|
-
|
2.50~<3.00
|
±0.12
|
-
|
±0.12
|
-
|
±0.12
|
-
|
3.00~<4.00
|
±0.14
|
-
|
±0.14
|
-
|
±0.14
|
-
|
4.00~<5.00
|
±0.15
|
-
|
±0.15
|
-
|
±0.15
|
-
|
5.00~<6.50
|
±0.15
|
-
|
±0.15
|
-
|
±0.15
|
-
|
|
5.2 寬度允許偏(pian)差
5.2.1 鋼(gang)板、鋼(gang)帶(dai)的(de)寬度(du)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單位:mm
邊緣狀態
|
公(gong)稱厚度
|
下列寬度(du)時(shi)的(de)寬度(du)允許偏差
|
≤1000
|
>1000
|
不切邊(EM)
|
0.20~6.50
|
25
0
|
30
0
|
切邊(EC)
|
<1.00
|
1.5
0
|
2.0
0
|
1.00~<1.50
|
1.5
0
|
2.0
0
|
1.50~<2.50
|
2.0
0
|
2.5
0
|
2.50~<3.50
|
3.0
0
|
4.0
0
|
3.50~6.50
|
3.0
0
|
4.0
0
|
|
5.2.2 縱切鋼帶的寬度允(yun)許偏差應符合表4的規(gui)定。
表4 單位:mm
公稱厚度
|
下列寬(kuan)度時(shi)的寬(kuan)度允許(xu)偏(pian)差
|
≤125
|
>125~250
|
>250~600
|
>600~700
|
普通精度
PW.A
|
較(jiao)高精(jing)度
PW.B
|
普通精度
PW.A
|
較高(gao)精度
PW.B
|
普通精度(du)
PW.A
|
較高精度(du)
PW.B
|
普通精度(du)
PW.A
|
<1.00
|
0.5
0
|
0.3
0
|
0.5
0
|
0.3
0
|
0.7
0
|
0.6
0
|
1.5
0
|
1.00~<1.50
|
0.7
0
|
0.4
0
|
0.7
0
|
0.5
0
|
1.0
0
|
0.7
0
|
1.5
0
|
1.50~<2.50
|
1.0
0
|
0.6
0
|
1.0
0
|
0.7
0
|
1.2
0
|
0.9
0
|
2.0
0
|
2.50~<3.50
|
1.2
0
|
0.8
0
|
1.2
0
|
0.9
0
|
1.5
0
|
1.0
0
|
3.0
0
|
3.50~≤6.50
|
2.0
0
|
-
|
2.0
0
|
|
2.0
0
|
|
3.0
0
|
|
5.3 鋼板的長度允(yun)許偏差應(ying)符合表(biao)5的規定(ding)。
表5 單位:mm
公稱長度(du)
|
長度允許(xu)偏差
|
普通精度(PL.A)
|
較高精度(PL.B)
|
<2000
|
5
0
|
3
0
|
≥2000
|
0.0025×公稱長(chang)度(du)
0
|
0.0015×公稱長度
0
|
|
6 外(wai)形(xing)
6.1 鋼板的不平(ping)度允許值應符合表(biao)6的規(gui)定(ding)。
表6 單位:mm
公稱寬度
|
不(bu)平(ping)度允(yun)許值
|
普通精度(PF.A)
|
較高精度(PF.B)
|
≤3000
|
≤10
|
≤7
|
>3000
|
≤12
|
≤8
|
|
6.2 鐮刀彎及脫方度(切斜)
6.2.1 鋼(gang)板的鐮刀(dao)彎和(he)切斜應保證鋼(gang)板訂貨尺(chi)寸的矩形
6.2.2 鋼板、鋼帶(dai)及縱切鋼帶(dai)的鐮刀彎允許值應符合表7的規定。
6.2.3鋼板(ban)的脫方(fang)度(du)(切斜)u應(ying)不(bu)大(da)于(yu)鋼板實際寬度的0.5%。
表7 單位(wei):mm
公稱寬度
|
下(xia)列測量長度時鐮(lian)刀彎允許值
|
1000
|
2000
|
<125
|
2
|
8
|
≥125~<600
|
1.5
|
6
|
≥600
|
1
|
4
|
|
7 尺寸及(ji)外形測(ce)量
7.1 厚度(du)
對切邊鋼板及鋼帶,厚度應在距縱邊不小于20mm處(chu)測量。對不(bu)切邊(bian)鋼板及鋼帶,厚度應在距縱邊(bian)不(bu)小于(yu)30mm處測量。
7.2寬度
寬度應在垂直于鋼(gang)板或鋼(gang)帶中心線的方向測量。
7.3鋼板不平(ping)度
將鋼板自由放在平面上,除鋼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壓力,測量鋼板下表面與平面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1所(suo)示。
7.4鐮刀彎
鋼板或鋼帶或縱切鋼帶凹形側邊與連接測量部分兩端點的直線之間的最大距離,如圖2所示。測量長度為(wei)1000mm或2000mm。
7.5 脫方度(切斜)u
鋼板的脫方度是鋼板寬邊在軋制邊上的垂直投影長度(如圖3所(suo)示),或(huo)者為(wei)測(ce)量(liang)所(suo)得(de)的鋼板對角(jiao)線之差的一半。
8 重量
8.1 鋼板按理(li)論或(huo)實際重量(liang)交貨,鋼帶(dai)按實際重量(liang)交貨。
8.2 鋼板按理論重(zhong)量交貨時(shi),理論計(ji)重(zhong)所(suo)采用的厚(hou)(hou)度為(wei)允許的最大厚(hou)(hou)度和(he)最小(xiao)厚(hou)(hou)度的平均值,寬度和(he)長度采用公稱尺寸值。理論重(zhong)量計(ji)算方法應符合表(biao)8的(de)規定(ding)。鋼的(de)基本重量(liang)應符(fu)合(he)相應的(de)產品標準的(de)規定(ding)。
表8
計(ji) 算 順 序
|
計 算 方 法
|
結 果 修 約
|
基本重量kg/(mm. m2)
|
鋼的基本(ben)重(zhong)量符合相應(ying)的產品標(biao)準;
(厚(hou)度1mm,面積1m2的重(zhong)量)
|
―
|
單位重量kg/ m2
|
基本重量kg/(mm. m2)×厚度(mm)
|
修約至四(si)位有效數字(zi)
|
鋼板面積 m2
|
寬度(m)×長(chang)度(m)
|
修約(yue)至四位有效(xiao)數字(zi)
|
1塊(kuai)板重量 kg
|
單位重量(kg/ m2 )×鋼板面積(ji)(m2 )
|
修約至三位有效數字,當超過1000kg時,修約至kg的(de)整數位。
|
1捆重量 kg
|
1塊板重量(kg)×同規格的1捆鋼板塊數
|
修約至kg的整數位
|
總重量 kg
|
各(ge)捆(kun)重量之和
|
kg的整(zheng)數位(wei)
|
|
8.3 不同(tong)產(chan)品類(lei)別的重量應(ying)符(fu)合(he)表9的(de)規定(ding)。
表9
產品類(lei)別
|
表面加(jia)工類型(xing)
|
重量 t
|
鋼板(ban)
|
No.2E
|
≤10.0
|
鋼帶
|
≤30.0
|
縱切鋼帶
|
≤30.0
|
鋼板
|
No.2D、No.2B
No.3、No.4
HL、BA
|
≤5.0
|
鋼板
|
≤30.0
|
縱(zong)切鋼帶
|
≤15.0
|
|
9 數值修約方法應符合GB/T 8170的規(gui)定(ding)。
附加說明:
本標準參考GB/T 3280-2007和ISO 9445:2009(E)進行編制。
本標準代替BZJ405-2007中的(de)尺寸、外(wai)形(xing)、重量及允許偏差的(de)規定(ding)。
本標準與BZJ405-2007中的(de)尺寸(cun)、外形(xing)、重量及允許偏差的(de)條款(kuan)相比,主要變化(hua)如下:
― 標準適(shi)用范圍(wei)增(zeng)加(jia)了(le)縱切鋼帶;
― 增(zeng)加了分(fen)類和代號;
― 調(diao)整了鋼(gang)板及鋼(gang)帶的公(gong)稱尺(chi)寸(cun)范(fan)圍;
― 增(zeng)加(jia)了No.2D、No.2B、No.3、No.4、HL、BA表面產品的厚度公(gong)差(cha);
― 調整(zheng)了鋼(gang)板及(ji)鋼(gang)帶的(de)寬度公差;
― 增(zeng)加(jia)了縱切鋼帶(dai)的寬度允許偏(pian)差;
― 調整(zheng)了鋼板的長(chang)度公差;
― 調整了鋼板(ban)不平度(du);
― 調整(zheng)了鋼(gang)板及(ji)鋼(gang)帶的鐮(lian)刀彎規定;
― 增加了鋼板理論計重(zhong)方法,并規定了鋼板理論計重(zhong)時的厚(hou)度計算;
― 增(zeng)加了不同產品類別(bie)的最大重量規定。
本標準由寶(bao)山鋼(gang)鐵股份有限(xian)公(gong)司不(bu)銹鋼(gang)事(shi)業部提(ti)出。
本標準由寶(bao)山鋼鐵股份(fen)有限公(gong)司不銹鋼事業部起草。
本標準起草(cao)人(ren) 徐中杰。
本標準于2009年首次發布。
了解更多該信(xin)息
|